第209页

滑板速降不可能画赛道,赛道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分选手,通常是以最靠近出发点裁判一边的为一号道,然后按照选手的顺序一路数过去。

杭峰明明站的是上午出发的位置,可他却变成了3号道。

这种现象杭峰很清楚代表了什么。

这是一场俨然以他为核心的比赛小组,他已经被同组选手视为“领航者”。

不是不想赢他,而是全部采取了“跟随”,再伺机超越的战术,也算是默认了他的实力。

竞速赛场都是如此。

跟着更优秀的选手比赛,会获得更好的成绩是常识。

只不过就连原田丁次和哈利这两个老选手,都默认了杭峰“领航者”身份,杭峰就有点没有想到了。

甚至,杭峰在打量这个意外站位的时候,目光和原田丁次对上,对方还对他友善地笑了一下。

目光的接触,往往是结识的开始。

紧接着原田丁次就伸出了手,笑道:“这个赛道很难,但你滑的很好。”

杭峰愣了一下后,握上那只手:“谢谢,作为东道主选手,我本就应该更熟悉这个赛道。”

原田丁次摇头:“但技术也是一部分,我研究了你最后一个弯道的处理,非常的精准和优秀,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杭峰看出原田丁次的真诚。

老实说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这一路过来接触到的人,杭峰的对岛国选手的印象整体不佳。

但原田丁次却给他一种真正的谦逊诚实感,他甚至说完话后,蹲下身去尝试重复杭峰的动作,继而起来的时候讪讪笑道:“所以这个动作太棒了,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接下来的比赛我会努力,尝试超越你。”

这种堂堂正正的挑战不但不会让人觉得他自大,反而会给人一种自己被尊敬的感觉。

哈利等人在一旁听着,似乎也想加入话题,却被裁判提醒,准备比赛。

杭峰还是第一次比赛比出了一种“祥和感”。

所以,运动员的成绩才是根本。

而无法被超越,碾压一般的成绩,会打破所有的隔阂,得到对手的敬佩。

出发后,并不是没有人来抢杭峰的道,赛外的谦虚,赛场上的认真,才是对比赛最大尊重。

但没有联手封锁杭峰路线的情况发生,既是因为大家没必要这么做,也是因为杭峰本身实力就很强,即便初期没有什么优势,但一旦开始过弯,杭峰的技巧就开始发挥作用。

他总是能在过弯的时候抓住机会,再凭借自己优秀的控板技术,逐渐滑到第一位。

然后就是一场教科书似的领滑。

这一次紧跟着杭峰的人是原田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