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没有犁压过的雪道坑坑洼洼,每一次的比赛都会出现新的障碍,非常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

所以,在高山滑雪道滑完大半的杭峰就吃了个闷亏。

他很幸运,在那个回转后,就冲在前面,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定去选择赛道,再没有人在身边压着自己。

在决赛之前杭峰一直享受的就是这种一个人独滑的待遇,他的实力和国内选手是断层的,非常优秀,其他人都追不上他,他可以随意变道。

杭峰也知道这是决赛,没有任何的疏忽大意,完全按照计划的路线滑行,直至最后的冲刺区已经遥遥在望。

杭峰此时此刻已经将身体压了下去。

在他的记忆里,前面应该没有障碍了。

然而这一加速,直接就跌进了一个坑里。

坑并不深,最深处也不过30厘米,但它很大,横跨了2、3、4三个赛道,之前绝对没有,应该是前几场的比赛导致的地形变化。

总之,如果只是30厘米的坑,杭峰最多落下去再滑出来就行,奈何这个雪坑只占了3号道一半的位置。

杭峰刚一加速,雪坑就出现在眼前,而且还凹下去半个赛道,等他察觉不对的时候,雪板已经失衡往坑里斜滑了下去。

这种情况比一头栽进坑里还糟糕。

往侧面的倾斜,很容易失去平衡。

失衡的瞬间,杭峰在往后倒。

他几乎是仰头落进坑里,好像下一秒就要摔倒了似的。

常年的核心力量训练,以及来自板类的平衡天赋,终于在这一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杭峰手臂乱舞,脚下连连用力,身体的每一根筋肉都在这一刻复苏!

绷紧,拉直,牵引四肢!

在那失控的瞬间,去准确地找到了最为微妙的平衡点。

后仰。

前躬。

挥臂。

脚下滑板一阵乱摆。

于是就着那倾斜的角度,杭峰从3号道摔进坑里,再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1号道。

速度自然骤降。

再滑出去的时候,最起码掉了30多迈,只剩下不到50迈的速度。

看着前面滑远的身影,是朴树。

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朴树超过了他,如今再想追回来已经不可能了。

叹气。

难得的优势啊。

杭峰很沮丧,可比赛还在继续,他不能停下来,只能重整旗鼓,就这脚下的这一点点的速度,不停地加速。

尝试追赶一下吧,万一前面的人也像他刚刚一样发生失误了呢?

咦?

怎么只有一个人?

杭峰足足花了五秒,才从那慌乱失落的情绪里走出来,这才发现前面只有朴树一个背影,看不见南村直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