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耸耸肩,程晋州随口问道:“那些玻璃多少钱?”

“每块120两银子。”

程晋州乍舌不以,120两银子,能买2个小姑娘顺便再养10年了。

“那些是透明玻璃,不是彩色玻璃,而且是最好的透明玻璃。”曹丰哼了两声道:“比水晶还贵,但按照你说的,我们也要实验一下,看看能不能将放大倍数再提高一点。”

程晋州拍拍脑门不说什么,研究员在面对自己的课题的时候,往往都是非常偏执的。或许是因为研究的过程太过于枯燥,以至于他们会自觉与不自觉的放大自己的价值——就像所有人做的那样——很多对于普通人,或者科学本身来说并不起眼的进步,往往被他们珍之重之,说起来很残酷,但个人的价值往往都是有限的……

放大镜从50倍到60倍的进步,就是没有价值的,更别说是通过材料维系的进步,无论曹丰对此有什么期许都无济于事。在程晋州看来,这就好像是dvd碟片的存储能力又提高了10%,有什么用呢。

对此,程晋州甚至都不想配合他笑两声,摇摇头道:“你应该控制自己的研究经费的支出。”

曹丰不以为意的道:“足够了。”

星术士们从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措施,以保证其研究经费的可持续性——或许是因为星术士太好赚钱了吧,他们就像是能够常年采果子的松鼠,当吃饱喝足有存粮的时候,就拼命的花销与浪费,当粮仓空了之后,再去四处打野食。曹丰乃是一级星术士,二星星术士,若是花钱到破产,想必也有自己的生财之道。

三十多块玻璃就是三四千两银子,是程家给程晋州月例的数百倍,小程同学撇撇嘴,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道:“曹丰星术士,那么您明年准备如何耕种土地。”

“京城附近的土地?”

“没错。有计划吗?您现在这么忙……”

曹丰继续摆弄着他的显微镜,无所谓的道:“我准备交还给刘匡星术士,当然试验田要保留,剩下的由佃户们耕种就可以了。”

其实土地本身就是有人管理的,曹丰的工作也就是决定种植什么罢了。正因为如此,星术士们的佃户与租赁制度也略有不同。

比起刘匡的精明,程晋州当然更喜欢与曹丰打交道,连忙阻止道:“假如你不准备使用这些土地的话,我想试试看。”

“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