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先生,您真是个慷慨的人。”24小时就拿到2000美金,现在可是1931年,汉斯几乎激动了起来。

黄宣拍拍汉斯的胳膊,又将两百美金递给他,道:“这是另一笔委托,我要几个人跟我去纽约,大概7天左右,还是2000美金,这是定金。”

“没问题,先生,我亲自跟您去。”

“那最好。”黄宣也挺喜欢这个陆军中尉的直爽,道:“带几名老兵,最好是有家人的,我不希望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有家人,就不会轻易的见财起意,监守自盗,遇到事情也会想的多一些。黄宣并不真的需要他们保护自己的安全,但同样也不希望引狼入室。

汉斯明白黄宣的意思,虽然有些不太高兴,但雇主的要求也无可厚非,他接过黄宣手上的钱,粗声粗气的道:“boss,你放心,战斗老兵的保镖是全美最好的。”

“那就好。”黄宣略带歉意的又拍拍他,接着向埃德赛尔和爱德华微微示意,转声离开,提包里除了能买下三四间豪宅的钞票,还有一整套身份证明,这都是洛林昨天晚上顺便输出的。

汉斯则低声吩咐了两句,紧紧的跟了上去。

第八十九章 大萧条(8)

一天以后,黄宣到达纽约。

他乘坐的是泛美航空公司的飞机,从1930年到1991年倒闭前,其始终是全美最主要的航空公司,在30年代,也就是从现在算起,泛美航空公司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不过在黄宣坐上这架“飞剪”时,泛美刚刚从一家邮包公司蜕变出客运业务。

泛美的总部设在纽约,在1929年,也就是大萧条前夜,它是纽约交易所最受人追捧的股票,好在大萧条并未给予它太大的伤害。

对于黄宣而言,在1931年,乘坐泛美的飞机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有些不真实的兴奋,仿佛真的靠近了这个位面,贴近了这个时空。

泛美将其大多数的型号的飞机都命名为“飞剪”,它们大多是能够进行洲际航行的飞机。从工业重镇底特律到金融中心纽约,是一条极其重要的航线,机组成员都穿着正式的海军服装,为了与邮轮和火车竞争,泛美为几乎所有的旅客提供头等仓位,与新世纪相比,这样的座位至少要花掉8000美金以上。可是黄宣只付了不到100美元。

大萧条中的纽约和其他的大型城市一样,灰色的情绪与城市的破败混合在一起,仿若席卷城市的蝗灾,将阳光遮蔽在阴影之中。

对于经济危机中人们的痛苦,黄宣已经有了七八分免疫,他不是来做救世主的。在一个还能逗留7天时间的位面里,没有什么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浪费哪怕一分一秒也是可耻。

“洛林,找找附近的印刷工厂,特别是埃德赛尔说的那几家。”走在曼哈顿街头,黄宣懒得再去问人,美国人的种族歧视令人生厌,纽约人的排外更是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