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黄宣还是洛林,都并不很关心电解铝厂的生产情况,对于黄宣而言,这么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赔钱就不错了,何必花费精力于此,而洛林则更直接,他可不希望当工厂开工后,正常的生产会影响他的能量收入,毕竟输电设备的负荷是一定的,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

挂上电话,洛林才道:“还需要大约1200万度电能供应,基地就可以完成升级并转移至巴西了。”

黄宣无奈的出了一口气,他现在已经是个穷光蛋了,若不计算投资在信业公司上的那笔钱,他甚至已经是负资产了。把电脑随手关了,黄宣摇着头道:“洛林,我们要没钱了。”

“但很快也要有了。”洛林还是很关心“我们”的钱,他自己打开了打印机,令其吐出一打资料,道:“有一个叫中岛次郎的日本人希望购买我们的鲸鱼肉,卖掉它们,我们就有钱了。”

“好吧。希望我们有钱。”黄宣伸了个懒腰,有时候,他也要怀疑,究竟是他利用洛林,还是洛林在利用他,好不容易赚到的一点钱,基本都变成了能量吃给了洛林,而自己所希望得到的帮助,至今还没个影子。若是被个傻机器给骗了,那可真是糗了。

……

日本人是世界的清洁夫,他们不仅在马六甲海峡游荡,还远渡重洋,嗅着鼻子闻着大西洋、地中海的味道,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点别人吃剩的,或者忘了吃的食物。

这个被洛林瞅中的中岛次郎的日本人是个小商人——相对于那些大型企业,一个只有4个人的公司是可以被称为皮包公司的。但就是靠着3个雇员,中岛在整个拉丁美洲经营进出口贸易,买任何可以买到的东西,卖任何可以赚钱的商品。

中岛的业务总是令他的客户满意,唯一可能造成不满的,大概就是利润了,中岛对利润的强烈要求甚至超过了他的鞠躬幅度,在某些时候,他甚至要求拿走60%的收入,但对于黄宣而言,他很乐于让出一部分利润,他从来都不追求暴利,虽然他的交易本身就是暴利。

除了中岛次郎,还有两名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加入了竞购的行列,黄宣不需要去见他们,科技的发展需要高速率的商业合作,特别是当快递将一公斤鲸肉送至对方寓所的时候,双方的友好度瞬间提高。

信用最直接的受体自然是商品质量,而来自400年前的鲸肉,在本质上就已经是优等品了。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无论是虾米还是鲨鱼,地球环境中的生物体内都出现了严重的富集现象。这种现象首先被发现于ddt——在原本的设想中,这种杀虫剂具有高效率和低使用量的特点,但在随后的十多年中,人们意外的发现,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生物体内出现了过高的ddt残留。

这种情况在海洋生物中愈发的突出,这也许是由于海洋生物的生物链更长的缘故。当小鱼吃虾米、大鱼吃小鱼的常事发生的时候,原本留存在虾米身体内的残留物就会累积到小鱼身上,然后是大鱼身上,许多次的叠加之后,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就会出现严重的富集现象。

体现在鲸鱼中的则是汞富集。

虽然其程度尚不足以造成病症——毕竟人不可能每天都食用鲸鱼,但对于商人们而言,他们更希望人们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降低购买欲,就像他们对利润的渴望一样。此外,日本政府也对鱼类的汞含量做出了严格限制,每克不超过04毫克,但就是日本市场上很多售卖中的鲸肉,其含量也往往超过正常值数倍甚至数十倍。

故此,当中岛等人检验了送至的鲸肉样品后,他们对于这批商品的兴趣就更浓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