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页

没来得及抱怨,张沛忽的福临心至,瞬间明白了:陈易既不检查大家的行包,也不问大家在西大陆的行径,难不成也是个考校?

在场诸人都是陈系最亲密的力量,若像机场海关一般查问,未免不堪。但陈易不知掌握此通道多久,耗费多少资金人工,才有西江水寨之威势,若是连点管理的权利都没有,他又何必张罗着让他人插足呢?

张沛越想越对,心下火热一片。

若是站出来登高一呼,首先将自己弄到的钻头拿出,再放出一两个也许陈易都知道的小秘密,不仅补偿了前面的无礼无知,说不定反会得到重视。

就怕猜错了,那可不止尴尬可言。

踌躇间,新喷了香水的童女士越界而出,自手包中掏出一个小笔记本笑道:“这次多亏了陈先生,才能得到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我发现,当地居民对天然橡胶理解不少,只是初加工规模尚小……”

只见她侃侃而谈,一说就是小半个钟头,不仅提出了所见所闻,更有思考和改善的意见,小小一个天然橡胶,顿时显出了金矿的价值。

仔细想想,西江水寨自有的天然橡胶林几近三分之一个中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即使比不上东南亚的橡胶大国,亦是不容小视,以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都没问题。再算上极少的人工,怎么算都只有赚钱的。

陈易如今只是简单的出售初加工产品,想必是忙乎不来了。十几万人的奴隶少说得有几千人的军队看守,百名的专职管理人员是少不了的,若要进一步的加工,交通、电力和水都是麻烦。现代中国各地新建的开发区讲究三通一平以吸引客户,西大陆的先生们可无此概念。

张沛差不多摸到了一点陈易的脉络的时候,童女士也讲完了。

稀稀拉拉的掌声后,她笑呵呵的对陈易道:“如果西大陆开发,我们愿意做先行者。”

陈易点头笑道:“我现在还不能答应你,但你若是有成熟的规划,可以讨论。”

大家哪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一个个主动举手申请发言,动作表情像是开会一样认真。

这真不是玩闹的事。

比学校里开个班会要严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