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页

韩婕立刻转头过来,她也想听听经过自己转述的内容是否有效。

韩禾又掏出了他的小本本,看了一会儿,道:“不知道。”

陈易愣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我是经济系的研究生,又不是政治系的。”韩禾的压力很大,隐隐有爆发迹象。

“算了。”陈易放过了他,低头沉吟。

一会儿,韩禾道歉,说:“不好意思,我的确不懂得怎么和马来西亚当地的土著抢生意。”

“嗯,你觉得谁比较擅长这方面的事?”

“学校的政治教授什么的……”

韩婕忽然道:“外交部。”

她知道陈仲国在外交部有不小的影响力。早期的泥腿子们,懂外交的极少,陈仲国属于出身良好,受过不完整教育的优秀人才,能和外交部的家伙们说到一起。

陈易暗暗点头,手机上还存着聂浩的名字呢。

……

学校的生活平淡无忧,江北的棚户区,却在平静的萧索中,透漏出无可奈何的忧虑。

江北的面积很大,但有居民的地方不多。

老钢铁厂早10年就搬走了,留下的家属区也是破破烂烂的筒子楼,四层洋房连卫生间都没有,一层楼何用楼梯的拐角做饭。

老的船舶厂也搬到北边的岛上去了,虽然在六七十年代,江北船舶重工是响当当的大牌子,而今却要靠着国企的名头四处化缘,三菱重工答应外包一点项目给他们,并预付了2000万的款子,留在江北的厂区拆迁,一下子就好谈了。用领导们的话来说:地皮卖钱是坐吃山空,向国际先进的企业中学习,向国际市场证明我们,是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