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马文一路上不断的和雷恩抱怨,目标就是圣殿骑士团的团长,一会说这个家伙根本就不懂如何作战,一会又说这个家伙装腔作势假把式,总之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您老大不用我,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这次作战的指挥官是圣殿骑士团的团长,来自教会的骑士将领之一索尔。他是里昂力荐的人选,据说这个叫做索尔的骑士将领是少有的天才,他的名字也很有来头。在教会内部的手札上,索尔是上古时期一位苦修士的名字,这个名字包含着“英雄”的含义,敢以索尔这样有来历的名字命名并且活跃在教会内部,侧面的反应了这个家伙的确是有本事的人,否则那些老顽固早就把他丢进神威狱里忏悔自己的名字去了。

索尔成为了指挥官,马文成为了副官,这个老兵一脸的不服气。他这辈子打过几次大仗,而且都是和拜伦帝国交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他见识过拜伦铁骑的锋芒,和半龙人交过手,也曾砍下过牛头人的脑袋。当然,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他在吹牛,因为他提及的三种情况,以他的实力,基本上都属于炮灰那种。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他所经历过的战争阅历的确要远远的超过了索尔,经验比索尔多多了,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真的在才能上足以超过索尔。雷恩始终相信,有规划的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精英,野路子或许一时可以逞一逞威风,一旦遇到复杂的局面,那些野套路用不上,必然会导致战败。所以雷恩让索尔成为指挥官,用的是他所学到的知识,用马文做副官,用的是他的经验。

对于马文的抱怨雷恩只当做没听见。

在离威斯丁还有两天路程的时候,两百骑圣殿骑士一下子扩散出去,这些骑哨的侦查范围从十公里扩张到三十公里,十人一队,二十支队伍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辐射圈,不断扫荡极有可能出现的埋伏。这次出兵前雷恩搞了一个类似誓师大会的玩意,一来是提升士气,二来也是向所有贵族发出一个信号。雷恩爸爸现在要动手惩戒叛乱者了,你们要摆好自己的心态,站好位置,避免误伤。

所以也造成了人还没有出城,威斯丁这边就得到了消息。

“不就是派出骑哨吗?我也知道,而且我能做的比他更好。”马文策马在雷恩身边,还在不断的抱怨,雷恩听得眉头直皱,“城主大人,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不管雷恩有没有表现出想要倾听的欲望,马文直接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奇袭对方营地,他们一定不会想到我们居然敢这么做,即使他们做好了准备也没关系。我们会牵扯到他们的兵力,让威斯丁有足够的时间得到修整,然后我们再联络威斯丁方面,里外夹击,一定能一举突破对方的防御,马踏中军……”

索尔嘴角抽了抽,没说话,马文说的太理想化了。对方已经得知奥尔特伦堡方面要参加到这场战争中,怎么可能不做好准备?一旦对方最好了准备,所谓的奇袭也就成了笑话,甚至连第一层防御都突破不了就要损兵折将。再者说威斯丁方面抵抗入侵到今天,谁也不知道威斯丁方面战损多少,还有多少可用之兵,在围攻的情况下士气还剩多少,能不能出城一战。

而且在没有摸清对方兵力布置之前,贸然的夹击很有可能被引入陷阱之中,从而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太多不能确定的因素,让马文的计划如同一个笑话一般充满了种种漏洞。战争不是算术题,更不是儿戏,一点失算就有可能导致一场战争走向失败。索尔很好奇,马文是如何在几次战争中帮助雷恩获得胜利的。不过转念又一想,守城的活和战略战术扯不到一点关系,野战拼的是将领的个人战争素养,而守城拼的则是士兵的士气和胆量。

至于其他的战斗,奥尔特伦堡方面则是各方面全面占据了优势,完全就是大人大小孩,就是头猪带着大家冲锋也能获胜。

当然,索尔并没有开口反驳马文漏洞百出的计划,他不喜欢口舌之争,他要用事实来证明,学院派和野路子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随着骑哨不断传回来的消息,索尔的表情也原来越严肃。从情报上看,在昨天下午,围攻威斯丁的军队其实已经登上了墙头,只要努努力就能完全攻破威斯丁的抵抗。但是他们在墙头厮杀了一段时间之后又退了下来,这意味着对方已经意识到奥尔特伦堡人出现在自己身后不远的地方。对方不继续攻城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优势兵力,想要先消灭奥尔特伦堡的援军。

换句话来说,威斯丁方面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出局,雷恩要面对的将是超过五千步兵,一千骑兵的三家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