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察觉到城中气氛变化后,阿大一副苦相老脸上泛起一丝浓浓苦涩。在他看来,能够引起合城苗兵骚动,定然是郡主行踪已经泄露。循着苗兵移动的方向,他一路潜到四海客栈附近,恰看见魔君从客栈中疾掠而出,眸中闪过意味复杂的光芒,在客栈附近潜伏观察了片刻,才抽身而退,趁着苗兵被吸引到四海客栈附近,快速向城南移动去。

如今扬州城为了防备南面滁州军,整个南城已是荒废下来,若能突破城中那一道高墙,他极有可能突围而出。

分散在扬州城里四十余名汝阳王府的死士尽皆发动起来,如同滚入沸油鼎中的水珠,激起大片的骚乱。如此难得机会,阿大全力施展身形,如入无人之境,快速向南城掠去。

一道新砌高墙将扬州城南北隔开,远远可以望见城墙上人头攒动的苗军。哪怕城中此时混乱无比,封锁这道城墙的苗军仍未有半点混乱,可见杨完者是打定主意要瓮中捉鳖。

靠近城墙附近的民居尽皆被夷为平地,左右无甚遮拦,看到阳光下闪烁冷芒的锋锐箭矢,阿大虽然武功高强,却也不敢硬冲上去。

他隐藏在距离城墙十余丈外一所荒废民居中,透过破烂不堪的窗棂望向城头,一面思忖对策,一面寻常防守薄弱之处,浑浊老眼中闪烁着锐利光芒。

在他潜伏的这段时间里,有一队六七名汝阳王府黑衣人向此处冲击来。这些人身手都颇为不若,便在江湖上也勉强碰得到一流高手的门槛,他们从城中一路杀至此处,衣衫都被血水浸透,所过之处地面上留下触目惊心的血脚印。这些人悍不畏死,各自在左近民居拆下门板顶在身前,身躯一纵便向城头冲去。

这一段城墙上,足足有数百名苗兵,见到有人冲来,纷纷引弓搭弦。啪啪弓弦震动声中,一片箭雨迅猛泼下,霎时间穿透黑衣人身前的门板,庞大力道将数人直接压回地面。却也有两个武功更加高明的,硬生生顶住箭矢冲击,碰到了城墙,手脚并用翻上将近两张高的城墙,如同猛虎冲进羊群,以高超的武功生生撼出一个缺口!

好机会!

一直在寻觅机会的阿大眸中精光一闪,正待拧动身躯冲出民居,忽地感受到一股隐秘但却锐利的杀意,他心弦一颤,收回已经踏出的脚步,两臂之间提聚功力,鹰鸷般双目扫射周遭,但却无甚发现。

只缓得这一缓,阿大再向城头望去,冲上城头的两人已经被城头守军淹没,机会转瞬即逝。

被箭雨击退的数人迅速往后方退了数丈,再次隐藏进民居中,避开从城中杀出的苗军。

隐秘至极的一个角落里,苦头陀身形半掩在门板后,从他这个方向可以清楚看到一脸急不可耐的阿大。哪怕他与这老者多有接触,可是看到此老在危急之时仍然如此警惕,汝阳王府藏龙卧虎,武功与他不分伯仲抑或高出一筹的并不罕见。见阿大如此机警,他原本想要趁乱诛杀此老的念头却不能如愿,不过能够阻得他一阻,也算是成功了。

收回了暗藏在手中的铁蒺藜,苦头陀再往民居中退了一退,视线却仍落在不远处的阿大身上。对于那位给他惊喜良多的年轻教主的打算,苦头陀并不甚明白,不过权衡起来,能够暂时隔绝汝阳王府的消息传递,都算是有益无害。

他潜伏在汝阳王府多年,仍觉有些看不透汝阳王李察罕。此人并不如寻常蒙古贵人那般庸碌无为,一意只知奢靡享受,是真正有雄才大略之辈。若是给他足够的理由将注意力转移到江南来,哪怕赵禹如何少年了得,应对起来也是艰难无比。所以,苦头陀要给赵禹争取到一个从容应对的时间,待此间之事尘埃落定,再面对汝阳王时才会更有底气。

从某种程度来讲,苦头陀算得赵禹武道上的启蒙恩师,他虽然一副冷淡模样,对赵禹向来不假辞色,然而却是几乎将自己武道的见解透过赵敏郡主对赵禹倾囊相授。潜伏在王府这么多年,苦头陀对赵禹也一直保有一份关注。对于这个年轻人一路披荆斩棘创下的偌大局面,每每无人之时,苦头陀都会击掌称赞,心中却也忍不住黯然伤神。他自己都算一个年少有为的少年英雄,然而命途多舛,造化弄人,一生中最为风华正茂的年岁荒废大半。对于少年赵禹的倾心栽培,何尝不是自己的一份壮志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