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比如:比尔人的洪水故事,中美洲惠乔尔人的洪水故事,阿特拉西斯史诗中的洪水故事,尼普尔人的洪水故事,印度《百道梵书》中记载的洪水故事,至于后来的中国共工与祝融大战弄出来的洪水故事,以及诺亚方舟的洪水故事,就显得非常诚实可信了。

别的洪水故事云川不清楚,可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可是在他之后才出现的。

要知道,在大禹治水之前,尧舜就已经开始治水了,也就说,大洪水还在尧舜之前。

云川不认为自己现在的时代距离尧舜时期有多么的遥远,做到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所以,防洪,防涝工作,云川一直抓的很紧,为此,他还专门研究了一下整座岛屿的地质结构。

结果让云川很是欣慰,这座岛就是一个由一块巨大的红砂岩结构组成的一座岛。

在这座岛下面,地基是一整块巨大的红砂岩层,地质结构那是非常,非常的稳定。

即便是有了巨大的洪水,洪水也只会改变周边松软的黄土高原地貌,而不会改变由一块石头组成的桃花岛地貌。

夸父没有吃到鹿,羊,猪,非常的失望,虽然他觉得自己最近的功绩很大,配得上吃这些食物的荣耀,可是族长不答应,他也没有办法。

云川早就改吃素为主了,有时候也会吃一点睚眦用石子打下来的野鸟,比如野鸡,斑鸠,鹧鸪或者野鸽子。

他也不得不节省一点,有时候嫫母会来给她的孩子弄一点有营养的食物,有时候嫘还会过来吃一点有油水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从云川的例份里出的,不能占大家过多地便宜。

尽管族人还不明白什么叫做命运共同体,云川还是按照这一法则开始给族人制定各自享受食物的规矩了。

这才是最合适野人们的生活法则,至于,以前他们享受的那种共同生产,共同享用的法则,实在是太原始了。

没关系,他们慢慢地就会接受,毕竟,这都是为了他们好。

就像野人们开始不愿意穿鞋子,现在抢着穿鞋子一个道理,只要是好东西,大家迟早就会接受的。

云川现在很不喜欢轩辕。

主要是轩辕总想着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