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页

“可是现在,中华也没有压倒西洋,”朱和墭道,“两边只是分庭抗礼,而且优势还是西洋那边更大一点!他们的地盘更大,人口也更多。”

其实大明的武力和“法术”都占着优势,如果现在能找块地盘,双方各派出几十万大军摆开来打一架,取胜的肯定是大明!

但是现在的航运技术根本不可能支持这种洲际大战。历史上打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算上海军也就派了两万人,能上岸打仗的陆军最多万儿八千。这可是一八四几年的事儿了!

而现在,朱大皇帝就算倾举国之力,顶天就是发送个几万远征军去美洲或是印度。想要绕过非洲或是南美洲往欧洲派出万人以上的远征军……那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同样的,现在的路易十四也不可能往马六甲以东或是走南美过太平洋往日本、菲律宾派出大军……就算费了老鼻子劲儿派个几千人过来,也是送人头。

所以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决战,在未来百年,甚至一百五十年之中都不会发生……如果两边都搞了工业革命,在技术上不能形成一方对另一方的碾压。那么这种洲际大战至少得要在大规模装备蒸汽战列舰后才会发生。就如同历史上的日俄战争!

但是大规模的洲际战争不会发生,并不等于双方会相安无事直到蒸汽大舰队出现。

双方还可以在北美洲和印度洋上展开争夺,还可以扶植代理人进行战斗以削弱对方的实力。

“皇帝陛下,”圣·菲利普说,“您在新大陆方向上做得非常成功,扶植了商国和阿兹特克王国这两个代理人,只用了极小的代价就让西洋两大帝国之一的西班牙帝国陷入了危机。如果蒙特祖玛王能够夺取部分或整个墨西哥,而商国的殷家部能推进到密西西比河西岸……那么未来的美洲形势,将会对大明非常有利。

而在印度洋和欧洲方面,恕我直言,目前的优势在路易十四和康熙汗一边!”

朱和墭的国策就是遏制美利坚嘛……从美利坚诞生前将近一百年开始遏制!所以他在新大陆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都大于在印度、欧洲方向上的投入。

在欧洲那边,他就是通过军火贸易支持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上,则是通过吴、尚、耿的三藩余孽支持印度斯坦帝国和康熙汗还有一群欧洲殖民者对抗。

可奥斯曼帝国才两千多万人口,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都比欧洲人弱,在欧洲大分裂的时候,奥斯曼还能占点便宜,但是在维也纳陷落后,一个路易十四帝国已经渐渐成形了——维也纳之战为大明争取到了大约八年的时间窗口,否则商方国、殷家部和阿兹特克国的发展是不会那么顺利的。但是这个窗口期随着路易十四帝国的成形,已经完全关闭了!

而吴、尚、耿三藩也不是康熙汗的对手!他们打仗还行,搞政治完全外行。而康熙则是军事、政治两手都很行。而且康熙年纪轻、精力足,吴国贵、尚之信、耿精忠都老了。他们入印度的时候都已经四五十岁了,现在吴国贵、尚之信都是年纪一大把的老爷子了,而耿精忠已经死了!

那个吴应熊入缅甸后就一直躺平,现在也已经病入膏肓,估计也活不了太久了。

另外,跟随他们一起入缅甸、入印度的三藩老兵基本都不行了,不是退养就是病死。而新一代的三藩武士都变成了在缅甸和印度占有庄园的封建领主……在一帮印度首陀罗的伺候下,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劲头去和康熙汗争斗,甚至“反帝反殖民”的意愿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