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页

因为他在木制的枪托上发现了铭文——天邑商、冀州侯监造。

很显然,这是一把商朝传下的线膛枪……真是太有年代感了。

而且这枪还是商朝的冀州侯监造的。

这冀州侯的名号,苏占洋觉得还挺熟悉的。再仔细一想,自己刚刚受封的好像就是冀州侯啊!

“契爷,阿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苏占洋一脸惊诧地看着朱和墭和叶玉玲,“这把枪不可能是商朝传下来的吧?”

当然不可能了,商朝要有这样的枪,周文王和姜子牙还不得叫商纣王给枪毙了?

“哈哈哈!”朱和墭又大笑了起来,“阿洋,你说什么呢?这枪怎么可能是商朝的?你看它像在地里面埋了两千多年吗?

告诉你吧,这是佛山的南洋枪械厂打造的大公七年制线膛枪。刚刚才投产,还没配发部队,所以你没见过。”

“可是上面怎么……”苏占洋想了想,又换了个问题,“不对呀,线膛枪装填怎么那么快?我刚才可是看着阿孃装弹的。”

“阿洋,你还是瞧瞧这个吧。”

叶玉玲笑着摸出一枚样子古怪的子弹,递给了苏占洋。

苏占洋接过子弹一瞧,发现这是一枚锥形弹,子弹制作得非常精细,弹体上还开了几道凹槽,子弹的屁股上还有软木塞子。

接着,苏占洋又拿着这模样古怪的子弹放在线膛枪的枪口比划了一下。

果然是小了一号儿的,应该很容易塞进去。

“子弹做小了,但这不漏气吗?”苏占洋马上提出了问题。

“不漏气,”朱和墭笑了笑,接过问题,“阿洋,你没看见子弹底部的木塞子吗?这木塞插进了铅弹屁股后边儿的一个凹槽,只要用力压下捅条,就能把子弹顶得膨胀一点儿,正好可以堵住枪膛,密封的问题不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