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页

印度的天方教政权向来需要从中亚高价购买军事奴隶——名为奴隶,实际上是老爷,有时候还会逆袭成为权臣和苏丹。

但是莫卧儿王朝从他们的“明君”阿克巴开始,就搞印度本土化,不再依赖中亚的老爷供应,而是大量启用印度本土的老爷。

可是本土的老爷不如中亚来的老爷生猛,所以在阿克巴这个明君之后,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军事能力就越来越弱了……而奥朗则布通过改革印度的天方教(其实也是一种清教徒运动)猛了一阵,但是现在也到了后劲不足的时候了。

可是奥朗则布又不甘心放弃自己统一印度的理想,所以把自己的军力运用到了极限。如果这个时候有二十万武装到牙齿的“蒙古人”从西北方向通过开伯尔山口杀入印度,奥朗则布的统治是一定会崩溃的!

第714章 听说要瓜分印度了?我们就都来了!

西历1682年6月6日。

海牙,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宫。

“摄政王,丘爵爷,李中堂,阿中堂,我大蒙古办事儿和明国不一样,是不会吃独食儿把好处全都吞了的。不过这个好处怎么个分法,咱们也得定下个规矩,得根据各家出力多寡来分。另外,打下天竺国后要怎么治理,今儿咱也得好好商量一下。是保持一个统一的天竺,还是各家分一块儿,也先敲定下来。我可先和诸位说了,我大蒙古兵多将广,这回可以出兵二十万!你们谁家不信,可以派人跟着我回塔什干草原上去数。我保证,只多不少!”

说话的正是索额图,这些日子他已经混成了国际外交家了。不仅和尼德兰执政威廉三世谈妥了瓜分印度的初步方略,而且还和威廉三世一起出头,召集了一次讨论出兵和瓜分印度办法的海牙会议。

而参加这场海牙会议的,则是来自尼德兰、英格兰、法兰西、葡萄牙这几个在印度有着巨大利益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大人物。

索额图所称的那个摄政王就是尼德兰执政威廉三世。

索额图口中的丘爵爷是个英国人,一副讨人喜欢的小白脸长相,名叫约翰·丘吉尔,他是英格兰王位继承人约克公爵詹姆斯的小三阿拉贝拉·丘吉尔的弟弟,家里面是铁杆保王党,他自己当然也是个铁杆保王党。在第三次英荷战争时期曾经追随约克公爵出奔荷兰,在荷兰结交了威廉三世。后来又跑去荷兰的敌人法军中服役数年(英、法、荷呆了遍),在英荷战争末期奉命跑荷兰搞秘密外交,促成了威廉三世和约克公爵长女的联姻,事成后封了个男爵。这会儿约克公爵听说有瓜分印度的好事儿,马上就把自己的心腹丘吉尔派来海牙了。

而被索额图称为李中堂的,则是路易十四的外交大臣雨果·李奥多——外交国务大臣嘛,尊称个中堂也不为过吧?虽然路易十四和威廉三世是对头,对于英格兰人收了威廉三世的好处就背叛和法兰西的同盟的卑鄙做法极为不耻,但听说有一个印度可以瓜分,马上就让自己的外交国务大臣收拾行李来荷兰了。

分印度这种好事儿怎么可以没有法兰西的份?至于和英格兰、荷兰的矛盾,完全可以先搁置一下,分完了印度再算账不迟。

那个“阿中堂”则是葡萄牙的首席大臣阿方索,他是代表葡萄牙摄政王佩德罗来海牙谈判的。葡萄牙的国力虽然早就不行了,但是他们在印度的地盘还有个果阿殖民地,所以瓜分印度的好事儿也少不了他们一份。

“索额图特使,你们大蒙古的二十万大军中有多少人装备了燧发枪?有多少步兵可以组成线列队形?又拥有多少门可以跟随步兵运动的野战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