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页

对他们而言,反清就是大义!

另外,朱和墭的原儒和黄宗羲的原君、原臣已经合流了。

而黄宗羲的得意门生万斯同又带着八个黄门高足加入了吴周阵营,在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下,吴周阵营的知识分子大多认同原儒。

这就大大方便了儒门对武昌、汉阳等地吴周官员的拉拢——大家都信一个“儒”,当然是自己人了。

而儒宗的“儒”是奴才儒,只能吸引那些因为死忠大清而没有出仕吴周变成了在野派的“野儒”加入。

虽然方光琛本人并没有加入儒门,但他的几个子侄,都已经是儒门子弟了。

在他们的控制下,方光琛并不知道明军已经开过来了。

在他们的指挥下,方光琛的军队全都站在了儒门子弟一边,一起向儒宗子弟们发起了进攻!

而武昌城也因为张英发动的这场事变而提前陷落了。

……

发生在大明大公元年五月初十日的武昌起义,其实可以算是大明对大周发起的全面进攻的第一击!

被武昌的儒门拿弟子出来吓唬人的那三十万天兵实际上是存在的!

拥有三千几百万人口(包括朝鲜省),大部分地方已经完成了均田到族、均田到村的均田制改革的新大明拥有的动员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吴应熊和康熙皇帝的想象。

无论是大周还是大清,现在都只有为数不多的军户可以动员。大周这边有九万军户,而康熙这里人口多一些,能够维持二十多万户旗人(实际上也是军户)。所以他们两国的军事动员上限也就是吴周十几万,大清最多三十万。

而朱和墭这边的“五十万把刺刀”远远不是上限。他真要进行总动员,一二百万军队也是能拉出来的。只是那么多的军队要维持,要保证他们的后勤供应就非常困难了。

所以目前大明朝拥有的总兵力就是五十多万不到六十万(包括朝鲜军团和登辽军团),已经超过吴周和大清拥有的兵力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