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页

康熙还很好心的请方光琛早做打算,还表示只要方光琛在必要之时,愿意举武昌城或是汉阳城反正归清,大清不仅会不计前嫌,还会让他继续当湖北巡抚,另外还会给他封侯!

虽然康熙没说一定会对吴应熊下手,但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最后,康熙还要求方光琛支持武昌、汉口、汉阳三地的儒宗子弟对抗儒门的伪儒……

而靠左一本谕旨,则是刚刚在南京宣布接受官民拥戴,并且将在七月初一正式登基的朱和墭让人送来的中旨。

在这份中旨中,已经以皇帝自居的朱和墭告诉方光琛,自己将会亲率水陆大军三十万讨伐吴周!还要求方光琛反正归顺,以保阖家富贵。

同时受到三本谕旨当然不至于让方光琛的脸色如此难看……真正让他脸色铁青的原因,是朱和墭和康熙发出的那两道谕旨不知怎么回事儿就出现在了他在湖北巡抚衙门内的书房之中。

方光琛的湖北巡抚衙门那可是整个武昌城中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现在居然就被康熙和朱和墭的细作随便进出,而且还直入府中的书房……这进来的如果不是信使而是刺客,那他方大巡抚的项上人头现在是不是已经给放着盒子里面往北京城或是南京城送了?

想到这里,方光琛就把目光从书桌上的三本谕旨上挪开,转向屋子里面的九个方家子侄。

吴应熊对方光琛非常信任,不仅让他以大学士之尊坐镇武昌,管辖大周人口最多也是最核心的地盘,而且还让方光琛的九个子侄随行,让方光琛的子侄也在武昌、汉阳、汉口任职,帮着方光琛牢牢掌控地方。

可是现在,本该被方家子侄们牢牢掌握的地方,却出现了这样大的疏漏!

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不寻常啊!

方光琛的目光从他的九个子侄脸上轻轻扫过,每个人都被他看得有点心里发毛。但谁也不敢吭声,屋子里面静悄悄的,都能听见人们急促的呼吸声了。

突然,方光琛的侄子方学英开口道:“伯父,这两年儒宗、儒门在武昌城内疯了一样的发展,到处都是他们的明学暗堂,隔三岔五的就要斗上一场……甚至武昌军中也有不少人学了儒!”

方光琛的儿子方学诗也恨恨地道:“没错,这两伙人虽然自称为儒,但是所作所为根本就有辱斯文!

在汉口商埠那边,儒宗的人整天拎着棍棒招摇,还向汉口的商人收什么‘教化钱’,这个教化居然还要收钱!

而儒门也好不到哪儿去,这帮人天天拎着个剑在汉口横行,动不动就要斩人!时不时的就和儒宗子弟火并,火并的时候还丢手榴锤伤人,搞得汉口的商人看到他们就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