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

这个时候东北春季的融雪季节已经结束,土地已经变干,细细长长的辽西走廊上一片葱绿。和煦的春风当中,一条由八种颜色拼成的长龙正滚滚向前,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还有不计其数被骑兵押解着的穿着破衣烂衫,拉着大车或者推着独轮车的男男女女,一步一回头地向山海关前进。

这是康熙皇帝的“凯旋大军”……虽然丢了朝鲜这个藩国,但是收获还是不小的,至少抓到了不少农奴,北京周围的那些旗人田庄不至于荒废了。

另外,康熙皇帝的“军事改革”成果也在朝鲜接受了实战的检验,而且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消化了汉城之战中取得的经验后,康熙皇帝觉得自己的军队真的已经很强了,甚至已经不比新大明的明军弱了……如果不考虑“糖数”和“人数”的话,康熙都有信心打败明朝了。

不过康熙也不是拿“糖少人寡”这两个弱点没辙。

为了克服“糖少”,他可以着重发展低糖战术,加快步兵的燧发枪化,并且研发更好的黑火药。

而“人寡”的解决办法当然是“收狗”了——这个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和墭想去日本收狗用来和西洋人抢零元购市场,而康熙则想继续贯彻大清朝的“满蒙为本”,去蒙古“收狗“,用蒙古人去对付明军。

而布尔尼这个仇寇还真是挺帮忙的,居然不再东躲西藏,而是壮着胆子到了土默特川,看来是想进军北京或是大同了……这可真是“送狗上门”,康熙想不收都不行了!

第579章 大汗饶命,康小皇愿割地、赔款、和亲!

当康熙皇帝所在的队伍行进到山海关时,这位大清九五之尊正和一位年纪和他差不多大,皮肤有点黝黑,五官非常端庄,看着很是宝相庄严的喇嘛并辔而行,而且还有说有笑。

可以和康熙皇帝那么热络的喇嘛当然不是一般的喇嘛,他的名字叫桑结嘉措,是五世大喇嘛的得意弟子,康熙和噶尔丹的师兄,同时也是雪域黄教的第巴总管。

如今统治雪域高原的是来自漠西蒙古卫拉特联盟的和硕特蒙古人,他们的领袖顾实汗在崇祯年间受五世大喇嘛邀请入藏“护法”……当时顾实汗率领以和硕特蒙古人为主力的卫拉特联军离开伊犁草原,穿过叶儿羌汗国的地盘,先杀进青海,扫荡了那里的蒙古部落,然后又攻入雪域,消灭了反对黄教的藏巴王朝,从而确立了在雪域和青海的统治权。

而顾实汗在平定了雪域和青海后,又对两地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管理办法。他在青海草原上实行的是蒙古规矩,把青海草原分封给自己的十个儿子治理。同时又在雪域搞了一个在中原政权看起来非常奇怪的“二元统治模式”,由汗王和大喇嘛共治——并不是一个政府有两个头头,而是完全两套体系被拧巴到了一起。

而第巴总管就是大喇嘛这一体系的大总管,相当于首相。

由于顾实汗死后的两任汗王都比较平庸,对雪域高原的政治兴趣也不大,而五世大喇嘛一手握着黄教大权,一手控制的大半个雪域的政权,再加上先后收了噶尔丹和康熙这两个牛人徒儿。所以现在已经骑到顾实汗的孙子达赖汗头上,成了和硕特汗国实际上的一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