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页

而在把底层百姓吃干抹净之前,这门生意还是能做下去的!

只是这么个搞法……好像是在害民啊!这是圣君应该干的事情吗?

比较在乎名声的康熙皇帝还在犹豫,安亲王岳乐已经提出不同意见了,“这个办法和黄宗羲那个混账王八蛋提出的‘发卖团练使’的办法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这些包税的缙绅和江南的团练一样,那朝廷不就亏大了?”

康熙一想也对,赶紧把目光投向了熊赐履。

“不会的,”熊赐履摇摇头道,“江南那帮目光短浅的团练之所以投降伪明,是不知道伪明会翻脸不认人要均他们的田……而北方的缙绅豪强已经知道了江南均田的事儿,又怎么肯投靠伪明?况且他们为了大清朝廷多收税,难免要得罪人啊!一个个血债累累的,怎么敢投降伪明?”

“有道理!这些人昏了头才投朱和墭呢!”康熙点了点头,又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江南的均田会搞成什么样?若是能有一二豪强揭竿而起,搅得江南一片腥风血雨就好了!”

他的话音刚落,角落之中就有个人站起身挤到康熙跟前跪下了,“皇上,奴才周培公有一策可搅得江南一片大乱!”

第490章 周培公,求求你放过大清朝吧!

听见周培公的话,帐篷里面所有的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

这个周培公的计策吧,在实施之前看上去都挺不错的,掰着手指头算一算,还都是为大清朝着想的。可就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个计策搞到最后,结果却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大清朝的半壁江山都快赔光了!

所以私底下有许多人就管周培公叫“周赔光”……大清朝听他的话,都快把江山赔光了。

可是当大家想要追究“周赔光”责任的时候,追来追去,却又发现“周赔光”的计策仿佛都是最优选。听他的话少赔一点,不听他的话肯定还得多赔一点。所以这个“周赔光”还是有功无过的,不能一刀杀了了账。

可大家伙还是不希望这个“周赔光”再献计献策了,以至于几个南书房大臣私底下合计了之后,一起向康熙皇帝推荐让“周赔光”去当两淮都转盐运使。这可是个肥得流油的缺啊,这“周赔光”一定会开开心心的去上任的。

可没想到,康熙才点头没几天,明军就在江北动手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出兵淮西,但还是把康熙皇帝给吓着了。他赶紧命令施琅和傅弘烈出兵扬州、淮安,把那里的大盐商都绑……不,是请到北京来当奴才!

而在扬州、淮安的大盐商都带着全部家产到北京投入内务府当奴才的同时,淮东自然就放弃了——有那么多的银子、粮食、食盐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家当和物资要北运,不得施琅和傅弘烈带兵保护?要不然半道上跑了怎么办?

施琅、傅弘烈的军队前脚一走,明军后脚就到。明军一到,“周赔光”自然就不能去扬州上任了。所以他这个两淮都转盐运使就只能继续在南书房行走着……就是让“行走”,没让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