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页

“皇上所言极是!”熊赐履笑道,“所以奴才才会将保儒家和保大清并列……因为保儒家其实是无利可图的事儿,而保大清才是真正有好处的!”

“好处?”康熙一听这话,眉头就紧了紧,“这好处该怎么给?又该给多少?现在朝廷的手头也不宽裕,实在给不了太多啊!”

熊赐履摇摇头道:“皇上,您误会了,奴才哪儿敢让底下那些儒生士大夫从朝廷的兜里掏钱啊!

依着奴才的想法,底下那些士大夫不仅不能占朝廷的便宜,还应该帮着朝廷多多的去征税才是!”

“多多的征税?”康熙皱眉,“是要加派剿饷、练饷和塞饷吗?”

康熙的话一出来,底下的大臣们都是一愣。

这不是三饷加派吗?这怎么有点像崇祯皇帝的路子了?

熊赐履还真的点点头,笑道:“皇上圣明……这个加派肯定是要加的!要不然朝廷哪儿来的银子办新政、练新军?靠在京的八旗子弟捐赠的那点银子,顶天就是救个急。”

康熙一想到他的新政、新军,那真叫一个心急啊!

现在大元、大明一起跳出来要抢大清的江山,吴周虽然同意和大清结盟,但却把吴应麒这烂摊子丢给了大清。

根据河南总督莫洛,淮北总督佟国纲的上奏,这个吴应麒最近打出了“为明讨元、为清复仇”的旗号,还从朱和墭那里接收了大量的物资!

另外,吴应麒的军队还在往陕州调集,摆出了一副要进兵陕西的姿态。

而康熙却无能为力,因为他已经把甘陕的军队都调到东线了,就算还剩下几个虾兵蟹将,也不可能抵挡住吴应麒的几万大军。

所以吴应麒真的要西进了,康熙也只能那捏着鼻子封他一个平西王,假装陕西、甘肃还是大清的地盘。

不过吴应麒一走,河南的三州三府还有汝宁府的淮北部分,应该都能回到大清朝廷手中……这也算是收复失地了。

另外,大清朝廷和大周朝廷之间也能建立直接的联系,这也有利于清周联盟共抗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