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

“不会的,”祖泽溥接过这个问题道,“明王殿下已经正式以儒门圣人的名义发布教令,宣布三年不战、五年平辽!”

他顿了顿,又道:“这次我回到江陵后,会当面和大总统留后说明此事……儒门圣人教令和大学士会议教令,在大明那边是开不得半点玩笑的。殿下既然说了,三年之内就不会主动挑起和大周、大清之间的战争,所以二公子就更不能留在河南了,要不然等康熙收拾完布尔尼,就要南下收拾你了!”

祖泽溥用了“回到江陵”的说法,这是因为他并不是朱明的臣子,而是大周的臣子——他当日在紫金山被俘后,就坚称自己已经反清投周。所以朱和墭就没把他斩杀……而是把他扣押着当成一个筹码。这回则是放他回吴应熊那边,好让他当个传声筒,把朱和墭“三年不战”的立场告知吴应熊。

第485章 为明讨元、为清复仇!

“军师,世琮……你们说我该投靠谁啊?”

在朱仙镇中的一座军营里,吴应麒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份价值一百万两的清单,一边有口无心地发问。

屋子里面听着他发问的两人,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玄初和吴世琮都知道吴应麒除了政治上总犯糊涂之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贪财!

当袁谭是很不好的,但如果东南那位“曹操”肯保证吴应麒的安全,而且出价特别高,那吴应麒也很愿意当袁谭的。

可问题是……第一,朱和墭没有给出安全保证;第二,朱和墭好像也没有要求吴应麒投靠。

室内一片沉默,半晌之后才是吴世琮打破了寂静:“爹爹,您得替三叔想想,没有他的兵马,咱们可就又少了万余精兵了!”

他说的“三叔”是吴国贵,吴国贵是吴三桂的养子,吴三桂的儿子不多,而且他家里又被李自成屠过一遍,没有什么人了。所以吴国贵这个养子也就值钱了,被当成了“真吴老三”对待。

在吴三桂的三个“真假儿子”中,这个吴国贵其实是反清态度最坚定的,但他同时也坚决反明。

如果吴应麒真的要投靠大明,吴国贵肯定会带着队伍回到吴应熊手下。

“你三叔……”吴应麒愣了愣,“对了,永历是他勒死的!这事儿……不好办啊!”

虽然朱和墭是隆武和绍武一系的,但是末代唐王朱聿锷后来承认了永历的正统地位,台湾的延平王府也用永历纪年。所以现在的新大明也把永历的牌位请进了太庙。

这么一来,新大明和吴周之间的关系就很难调和了,而吴国贵这个亲手勒死永历的凶手就更不可能去投大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