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页

看来清军走的匆忙,只顾着带走粮食,没顾上杀人!

马宝吐了口气,笑道:“人在就好,这年头……粮食不大缺,可人他妈的精贵啊!”

……

“皇上,皇上,好消息……”

就在吴应麒的大军抵达朱仙镇的当天傍晚,康熙皇帝在开封府的行在,终于久违的传来了好消息!

领侍卫内大臣多隆一脸兴奋地进了南书房,撩起袍子刚想下跪,康熙皇帝的声音就响起来了,“别跪了……快说啊!”

多隆应了一声,躬着身子就回答道:“皇上,安亲王的折子到了……吴应麒果然中了圈套,率领十万大军开进了朱仙镇,还暂时驻扎了下来,看来是想等后方把粮食送来后再带着那些百姓一起北上。”

康熙大笑了起来:“好!吴应麒果然目光短浅,只顾着一点蝇头小利……只要他停下驻扎,岳乐就一定能指挥十五万天兵将其包围!”

第443章 朱三太子,轮到你上了!

大周昭武二年正月十一日,夜。

在大周的十万北伐大军驻扎的朱仙镇周围,一片安安静静,没有半点大战在即时候的紧张。

吴应麒率领的十万吴周北伐军是十一日凌晨开始,陆续抵达朱仙镇的。这支北伐军是十二三天前才从襄阳出发的,连日行军北进,已经走了七百多里。虽然沿途并没有和清军发生激战,但全军上下依旧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丝毫怠慢。这次为了向朱仙镇开进,又是连夜行军,全军上下都有些疲惫了。

而且到了朱仙镇后,又一下子“解救”被清军虏走的十万许州百姓……这又是个负担!

怎么把十万百姓裹挟到北京去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好好的河南许州人,谁愿意去北京二环外安家落户?分房子分地也不能答应啊!

所以吴应麒还得裹挟他们!

要裹挟十万老百姓去当北京人也很麻烦,必须得先把他们编伍成行,给予适当的武装,再置于吴周军队的管控之下,而且还不能过度使用暴力……得连哄带骗外加吓唬,可得花不少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