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

不过帝王织布的确有点不务正业。

想到这个,朱和墭又瞅了眼怀里的大波玲,笑道:“姑姑,要不这事儿你就担待下来。”

大波玲当然马上点头:“好,姑姑听你的。”

朱和墭道:“过几日,等咨议会开始时,孤家就和各县团练说你酷爱纺织,想要在皇宫里面办一个织女宫。然后让他们帮着挑选善于养蚕、缫丝、纺织、印染之术的寡居女子三百人,都送入宫中。以后等孤家当了皇帝,就封你当织女宫大贵妃!”

大波玲笑吟吟道:“那奴家就谢皇上隆恩了!”

朱和墭哈哈大笑道:“谢恩靠说说可不行,得有行动……”

……

“老师,这是吴大总统写给您的亲笔信……”

同一个夜晚,在乌衣巷内的太师府中,黄宗羲也没有入睡,他正在万斯大、黄百家的陪同下,会见刚刚从江陵城赶回来的弟子万斯同。

万斯同现在出仕了吴三桂,封了个礼部侍郎,他这次是以贺使的名义从江陵赶来南京的——朱和墭收复南京的消息传到了江陵,大总统吴三桂当然得有所表示了。

另外,现在到了吴三桂要担心朱和墭突袭武昌、汉阳的时候了。

所以他得派人来南京打听一下风声。

“吴大总统的信为师不能看。”黄宗羲并没有伸手去接,“虽然监国是仁义之主,不会派人监视你和为师,但是为师习儒半生,正心诚意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老师,”万斯同笑道,“其实大总统的信没有说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他只是想请老师在即将开始的咨议会上向三太孙劝进。”

“劝进?”黄宗羲一愣,“不是说好了先入北京者王的吗?这是谁的计策?”

“是刘玄初的计策,”万斯同如实答道,“吴大总统的北伐大军已经在襄阳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北进南阳……之所以迟迟不动,是因为大总统担心朱三太孙偷袭江陵。因此刘军师才出此计策,如果江南、浙江的士大夫都拥护三太孙登基复明,那么三太孙多半就不会背盟西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