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吴三桂又看了一眼吴应麒,吴应麒道:“爹爹,现在康麻子还在长江沿岸布下了安庆、紫金山、瓜洲三个大营,朱和墭再能打,没几个月也不可能全部拔除。而且朱和墭的兵大多来自广东、福建,畏寒而喜暖。所以在明年天气转暖之前,他多半会止步于长江两岸。孩儿和世琮正好趁这个机会,提十万精兵北上伐清……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北京城一定姓了吴。

到时候爹爹您就可以登基当皇帝了!”

吴三桂心说:“再封你当太子,封你儿子当太孙?可是应熊、世霖怎么办?悄悄弄死还是发配到庙里去念经?”

“大总统,二公子说得没错,”刘玄初这个时候开口帮吴应麒说话了,“机不可失啊!康熙在江南惨败而还,手里真正能一战的兵最多就十万……十万对十万,咱们是胜兵,他们是败军,咱们赢面很大!赢了中原,天下还不是吴家的?若是错过了机会,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第410章 世子是书生,汝当勉励之!

大悟山行在,吴三桂的行辕书房当中,一片沉寂。

吴应熊、吴应麒、吴世霖、吴世琮和刘玄初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而其他没有说话的人,应都低头不语——说话就要亮明立场,就要站队了!

虽然吴应熊、吴应麒两兄弟的关系过去一直挺好,但这是争江山啊!

如果现在吴家的造反事业不景气也就算了……可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别看朱三太孙那边势如破竹,转眼就能席卷江南了。但是卷江南不等于得天下。要得天下,还得占有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直隶这五个省。

而要夺取这五个省,就必须要有一支适合在北方平原作战的马队。现在朱和墭手里只有两三千骑兵,在长江流域是够了,可是在中原那是完全不够瞧的。

而吴三桂的老底子就是关宁铁骑,在云南骑兵的时候就有三四千骑兵,在建阳水大战中又击败了数万八旗马队,缴获了大量的战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编和训练,现在的吴周已经可以拿出一个两万人的骑兵集群了!

而且这个骑兵集群还不是传统的以弓马刀枪为主要兵器的骑兵集群,而是一支冷热兵器混合使用的骑兵集群。

虽然不像朱和墭的“近卫铁拳骑兵”那样,带着“铁拳”和手榴弹上战场。但他们还是拥有足够多的骑兵炮、小臼炮、糖药炸雷……这样的一支骑兵别说现在的八旗兵了,你就让皇太极的八旗马队来打,也一样不是对手。

另外,从建阳水之战到现在,吴周军队都在襄阳囤积粮草。现在囤在襄阳的粮草,绝对可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北伐!

而吴周军如果要东进,襄阳这边囤着的粮食就用不大上——因为长江水道还在诸葛丞相的封锁之下,诸葛丞相可不是关二爷,想要偷袭是根本不可能取胜的。如果打不通长江水路,襄阳的存粮要走陆路搬过大别山送去淮南,那是想都不要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