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页

吴三桂麾下虽然有不少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如吴应麒、吴国贵、吴世琮,但他们的威望终究比不了吴三桂,难以统御全军。

而这一次吴三桂虽然拼着力气在建阳水临阵厮杀,大破康熙的大军,但是随后他的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了,看着很难再统领大军出征了。

吴三桂听儿子这么一说,就笑着道:“老夫的身子骨虽然不大结实了,但一时半会儿还能支撑,上阵是不大行了,但是坐镇大营却没有问题。老夫听说汉阳府境内的大悟山风景不错,气候宜人,不如就将亲征行营设在那里。前线则让你二弟和你侄子负责……他们两父子合在一起,还是可以指挥数万大军的。

而且他们已经在襄阳驻扎了数月,一直在调教老夫的两万铁骑,搞得很不错了,这次正好拉出来试试。也不要等卢主簿回来,就让他们先出兵信阳、光州,吓唬一下康熙!

他们若能迫走康熙,再东下金陵,一定能历练成为可以专治一方的帅才,我们两父子以后就可以放心了。”

放心?

吴应熊可是一点都不放心啊!

虽然他和吴应麒关系还算凑合,但是兄弟二人多年来一直天各一方,很少见面,自然也不可能太亲近了。

而且吴应麒还有个很能打的儿子吴世琮……这吴世琮可比他老子能干太多了!

吴应熊正心急的时候,吴三桂又说话了:“应熊,你要历练一下才好啊!不如这样吧……你和国相、柱国一起去武昌坐镇!”

吴应熊明白老子的心思,老头子一边想要江南,一边又不想和朱三太子撕破脸。所以才一边打出“为三太孙报仇”的旗号逼康熙,一边又让自己和夏国相、胡柱国屯兵武昌震慑那个诸葛丞相。

同时老头子还不想和清廷大大出手,只想逼走康熙,巧取金陵……这个如意算盘打得实在太精,都快赶上耿精忠了!

想到这里,吴应熊又问吴三桂道:“父亲,是不是让洪士铭给康熙带个话?”

“是要带的,”吴三桂拈着胡须,“自古守江必守淮!南北二朝划江而治是不可能的,划淮而治也许还行……老夫年纪老了,没有北上中州的雄心了,能有一个南朝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说着话,吴三桂忽然放沉了声音:“康熙如果不答应,那老夫就派应麒和世琮会同诸葛丞相一起灭了他的八旗新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