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

到十二日傍晚,各部都已经完成了糖药配制和填装工作,超过三万枚拉索式手榴弹、烟雾弹,两千枚开花锤和两千枚火箭弹,都被组装完毕,并且下发给了参战部队!

与此同时,参战的火枪手们还制作了超过十万枚纸壳定装弹。

光看这些军火的数量,就知道拥有了糖火药的广东有多么强大了——广东的白糖、瓷器、铁器产业,还有对外贸易,都需要大量的手工业和运输业的劳工。有了这些劳工,朱和墭的东南西北内厂,才能迅速扩大产能,才能提供大量的弹药。

同时,朱和墭的军队也能招募到许多手工业工人出身的战士。这些人未必能和农民兵、牧民兵比勇武。但是他们相比农民、牧民多了一种“工匠精神”,也就是比较认真负责,能够严格按照师傅传授的工艺进行生产制作,也比较守纪律。

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士兵如果要比力气,要比弓马骑射,他们未必是农民兵、牧民兵和满洲野人兵的对手。但是要比操作火枪、火炮,要比配制糖火药,制作手榴锤、火箭弹,那可就强了不是一点半点了。

毕竟传统的农牧业也不是个精致的活儿,差不多就行了。而且传统的农牧业很大程度上是靠天靠地,所以不是很讲究效率。

而手工业,哪怕是传统手工艺,也是比较讲究工艺精湛的,不能什么都差不多。而且也得讲究效率……得多快好省才能赚更多啊!

所以战争一旦进入工业化、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国、前工业国的优势,就变得极为明显了。

十二日晚饭过后,即将参战的明军陆军第一镇的士兵们,都领到了三日份的口粮,然后又在军官们的监督下,一一检查了自己的装备——因为有了拉索式手榴弹,所以明军第一镇下已经没有了专门的掷弹兵,而是将手榴弹发给了火枪兵、长枪兵和骑兵,所以除了炮兵、辎重兵、工兵之外,每个人都是掷弹兵了。

与此同时,刀牌手、弓箭手也已经消失。一线步兵领的兵力配置变成了一半火枪兵、一半长枪兵。而腰刀、手榴弹则是标配。

检查完装备之后,这些第一镇的士兵们,就将携行的背包留在营中,然后卷甲列队,开出了大港口镇。

在镇子的出口处,他们还见到了穿上了胸甲,骑上了大长腿马的朱大圣人三太孙!

朱三太孙领着麾下数量不多的“骑士”,就在镇子外面的官道上列队,欢送这些出征的勇士。

看见每一领步兵出来,这些骑士都会一块儿大喊道:“活捉康麻子,打到南京去!”

出征的步兵士气也跟着起来了,也都振臂高呼:“活捉康麻子,恢复大明朝!”

捉康麻子可不是随便喊喊,朱和墭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