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好好,我识字少,也写不了,你写就行了。”

孙延龄又道:“皇上亲率十万天兵已经过了南阳府城,眼看就要到襄阳!不如我再帮你写份密折向皇上说明你在赣州的处境。”

“好好,那就有劳了。”刘进忠笑道,“其实我在赣州府这边的处境还好……吴三桂和朱三太子都没有发兵来打的意思,短期内还能维持局面。”

“能维持就不错了,”孙延龄笑道,“皇上是英明之主,能够理解军门的苦衷。本爵还可以亲自走一趟襄阳,去面见皇上。替军门解释如今的险恶处境,为你取得皇上的谅解。”

刘进忠连忙起身,向着孙延龄一礼揖拜,“那就有劳孙大将军了!”

第287章 康熙,小精忠也想当皇帝!

河南省,南阳府,新野县境内,奴气冲天!

官道之上,马蹄声如雷鸣一般隆隆而动,数百身穿黄马褂的骑兵,簇拥着大清九五之尊康熙皇帝和数十名随军出征的大臣,走在行军队伍的中间。

在他们的身前、身后,是无数的黄、白、红、蓝、绿等五色旗帜,迎风翻滚,更有无穷无尽的铁骑步卒跟随。大清天子的亲征之兵,终于开到了襄阳府附近。

现在跟随在康熙皇帝身边的,主要是从北京一路跟随而来的三万包衣奴才兵。这些包衣奴才兵身着的军服,使用的旗帜,都和正宗的八旗天兵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八色布面甲和旗号。

这八旗包衣兵,又被分进了前锋营、火器营、骁骑营、护军营等四大营——每个大营下面,都有八个旗鼓包衣参领,称为“某营某旗包衣参领”,下面管着从同一旗里面发过来的包衣奴才兵。

跟着康熙皇帝的三万八旗包衣奴才兵,就这样被编组成了四个各有五千或一万人的大营。其中前锋营、护军营都是五千人,火器营、骁骑营人多一倍,都是一万人。

另外,前锋营、护军营都是一水的骑兵。而火器营和骁骑营,则是步骑混合的部队——他们的名称虽然叫火器营、骁骑营,但是装备基本都一样。

火器营也有骑兵,骁骑营也有炮兵、鸟枪兵、长枪兵,两个大营的编制几乎完全相同,都是炮、步、骑等诸兵种合成的。不过这个合成并不在大营一级,而是在下面的参领一级。

卓布泰、福全、明珠,还有一个从宁古塔调来的瓜尔佳·巴海分别担任了骁骑营、火器营、护军营和前锋营的管营大臣。

除了这三万包衣奴才兵之外,康熙皇帝还从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直隶等五省抽调了一万名经过了“奴才化”改编的绿营兵——一万人当中有二百多个旗人和一千七百多个包衣奴才。“奴才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