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

这时候,他的“二号”谋臣(杨起龙是头号)刘玄初出来说话了:“世子爷这话当然对,不过这炎夏一到,秋风还会远吗?”

“秋风?”吴应熊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薛章却已经知晓吴三桂的心思,笑着接过话题道:“世子爷有所不知,东南海上秋冬多北风,春夏多南风。朱和墭若想走海路北上,一定要在春夏出兵,拖到秋风一起,那可就要逆风而进了。如果大总统在炎炎夏日出兵武昌,那么消息传到广州,秋风差不多也该起了。朱和墭想马上出兵也无风力可借,只有静待明年春天了。到了那时,咱们如果进展顺利,都已经顺江而下金陵了。即使进展没那么顺,应该也能打下武昌这个九省通衢。而清廷一失武昌,必然全力死保金陵。到时咱们就能在武昌坐山观虎斗了!”

“高啊,实在太高了!”吴应熊听完刘玄初的话,不禁大喜,“明清两家死战金陵一定会打到两败俱伤……若清兵取胜,我们就能顺江而下,乘着清兵元气未复,夺取江南繁华之地,如此二分天下就在望了。

如果明军取胜,那我们就挥军北上,先捣剜中原腹心,再西抚陕甘,东平齐鲁,最后再取北京……天下可定啊!”

吴三桂的神色突然凝重起来:“可武昌城也不容易打啊!依江傍湖,山水环绕,城高墙固,又得水运之利,根本无法围困。如此坚城,该如何夺取?”

一言说出,等于当头一盆凉水浇在还在兴头上的吴应熊的脑门上,顿时凉了半截。

而吴三桂接下来的话,则把吴应熊惊出了一身冷汗。

吴三桂淡淡道:“不如本总统就在松滋、枝江一带渡江北上吧!”

“父,父帅……”吴应熊可是被老头子的话给吓着了。

虽然他嘴上一直说八旗兵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他家老头真要渡江北上了,他就控制不住的心惊肉跳了。

吴三桂看见他儿子的表现,咯咯一笑,说道:“本总统都豁出去了,朱三太子也不能没有表示吧?

我听说朱三太孙的北厂出产一直军用白糖,威力比寻常的白糖还大一倍,而且用它熬出来的糖药容易保存,不大会受潮。另外,朱三太孙还搞出一种拉索发火的火绳……是不是该送本总统一些?”

军用白糖和拉索点火神现在都已经量产了——朱和墭这个“大魔法师”在实验室里面可以配制的“魔药”那多了去了,但是能量产的就不多了。

他之所以要搞容易泄密的糖药,也是因为糖药能够量产。熬糖谁不会?催化剂就是铁锈,粘合剂就是阿拉伯胶,根本就没难度。而且广东、福建又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规模化生产白糖的产区——美洲那边也有甘蔗,但是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不会制白糖……

而在糖药之后,朱和墭第二个推出“魔法武器”就是用黄磷火柴为原型,制作出来的拉索火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