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分下去的土地,全都是族产……不许买卖,那是要留给子孙后代吃饭和读书的,是保家保底的产业,也是用来承担兵役军粮的产业。”

朱和墭现在要在广东推行的,其实就是宗族版的均田制和府兵制。

当然了,北周隋唐搞得均田和府兵,其实也是和宗族相结合的。

不过当时的宗族和如今广东的宗族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北周隋唐那个时代讲究“投胎当官”,所以宗族内部等级森严……嫡出、庶出、孽生那真是天差地别。

而如今广东的宗族其实受到宋朝开始流行的“义门”的影响比较大,内部比较平等,而且“族有公产”的规模比较大——这是因为从宋朝开始当官要考试了!到了明朝又多了秀才、举人两个“功名”。所以“义门”制就比较有竞争力了。

不管是嫡出、庶出还是孽生,入了科举考场都一样,谁都不给加分。能不能考上,一看刻苦;二看智商。

这么一来,宗族内部当然就容易平等了。而这种比较平等的宗族,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地保持的尤为长久,一直存在到“新世界”。

所以朱和墭根本不会考虑打碎这些宗族,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广东的几千个大姓整合起来,进入一个均田、均役、均税的“三均体系”,同时再搭建起几条上升通道。

第249章 天下画饼,万族大会!

“当然了,我们广东人、潮州人都是喜欢发家致富的!”

说完了“均田”的事儿,朱和墭话锋一转,又开始讲发家致富了。

他现在想搞的“宗族均田”,其实有点“最低保障”的意思……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广东人民生活的下限。

现在全中国就那么几千万人,而且还拥有明朝时候大约两亿人开发出来的土地可以利用,人均gd其实是可以做到比较高的。

后来晚清时期,中国的人口多达四个亿,比康熙初年翻了总有七八倍,这耕地能多多少?而产业……都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又能增多少?

反过来说,现在就是供四亿人将就着活命的资源和产业给五千万人“均”,真要好好搞,人均怎么可能低得了?

而清初又是海禁、又是迁界、又是矿禁,而且也不搞什么均田,还一个劲儿的搞圈地,甚至把整个东北都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