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看来这些日子的思想动员,已经初见成效了。

这次的演说当然不是他在广州城内的“原儒馆”中进行的第一次演说了。

而且他也不是唯一一个向前来广州应考的读书人做“原儒演说”的人。

和他一起进行“原儒演说”的,还有诸葛军师、杨起龙、郭师爷、林如江、马秀才马成龙这几个读过圣贤书,而且也能说会道的主儿。

另外,朱和墭还在世子府内搞了个小小的印刷厂,印了一大堆名为《大义》、《天下为公》、《取义成仁》、《成圣》的小册子。

每一个来广州赶考的读书人,都会得到一大堆的小册子——这可是“高考复习资料”,不管信不信,都得念得精熟!

而在得到“复习材料”的同时,原儒学派的少年儒生们还会来动员他们加入学派……加入了学派才是自己人,自己人才容易高中啊!

而加入学派的标志,则是穿上黑色的交领儒袍,佩上砍人的长剑,头戴上红色角巾或包上红布——刚剪了辫子的大光头没法戴角巾,就只能红布包头了。

周培公和傅弘烈二人当然也收到了一堆印得很马虎的线装本小册子,也有个说着潮州官话的少年儒生来动员他们加入原儒学派。

不过他们俩都婉言谢绝了入伙的邀请……入伙要剪辫子啊!

剪了辫子还怎么当奴才?

而且他们俩来广州的目的也不是要高中进士,而是想摸清楚广州科举的底,抄到伪进士的名录……如果有可能,再探一下贼军的虚实,那就算圆满完成任务了。

所以两人在接下来的两天内也没认真备考,都把时间花在了四处“游览”上面。

在广州城内外逛了两圈后,时间就到了大明定王监国元年的十月初一……这就是广州大比的第一天了!

这一次的广州大比就在原来举行广东乡试的贡院中举行,参加考试的人不需要秀才或举人功名,只需要在入住广州城内的各处原儒馆进行登记的时候,默写一段《论语》就行了。

通过之后,都会得到一张考牌,然后就能在十月初一这天去贡院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