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晚生周化龙,”周培公也翻身下马了,然后报上自己父亲的名讳,“湖北荆门人士,也是孝廉功名。”

“孝廉,好好好!”这个于孝武一听两人都是孝廉,脸上都笑开花了,也不问他们俩要“奉旨考试旗”(举人行走江湖的凭证)看看,就直接做了个肃客的手势,“二位孝廉,桥上请!下官亲自给您办‘辫税牌’……对了,二位孝廉暂时还不打算剪辫子吧?剪了辫子去考试,是可以加分的!”

“加分?”傅弘烈一愣,“加什么分?”

周培公也问:“什么是分?”

“科举考试加分啊!咱们这次科举考试用得是积分制,分越高越容易中!”

于孝武非常热心的解释道,“虽然您二位学问好,不加分也能中个进士,但是加个十分八分的,没准就中状元了呢?况且您中了进士后还是要做官的,做了大明的官,当然得剪了猪尾巴小辫子了。所以早晚要剪,不如现在就剪了吧!”

第201章 原儒,凶猛之儒!

辫子当然是不能剪的!心中的辫子万万不能剪,后脑勺上的辫子也最好别剪。

傅弘烈和周培公那可是大清朝的好奴才啊,怎么舍得为了区区几个加分就把比命根子还宝贝的辫子剪了?他们俩可是宁愿割卵子,也不愿意剪辫子的!

所以两人就老老实实的为他们自己和手底下的随从交了辫子税,然后戴上一顶可以把辫子藏进去的瓜皮帽,就过了三元里关隘。

过关之后,又往南走了大约三四里地,就到了越秀山脚下的大北门了。

大北门原是广州府内城的北门,在尚可喜统治广州时期,广州内城是旗城,所以普通汉人是不得出入大北门的。因为普通汉人不能出入,因此大北门内的市面不怎么繁荣,街道则整修的非常宽阔。街道两边大多是官衙和尚可喜儿子们的宅邸。

尚可喜的儿子多,每个儿子都要修一处大宅子。所以大北门内大街一年到头都有地方在施工,就没停止的时候。

另外,广州府城的馆驿也在大北门内,就紧挨着越秀山,从馆驿的后门出去,还可以登山游览。

傅弘烈早年曾经在韶州府当官,常来广州府办理公务。每回都从大北门入城,然后直入广州馆驿,所以对大北门内一带是非常熟悉的。

而现在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这傅弘烈当然是非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