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特别是海禁、迁界、屠杀、圈地这几件事儿,都把潮州人,乃至整个广东的贫下中农逼得都快没活路,当然也没了出路。

而这些政策对清朝的统治其实没什么好处……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树敌找麻烦。

甚至清王朝最后的覆灭,同这些瞎折腾的政策关系也不小!

本来广东、福建一带的老百姓造反精神不怎么足,他们紧挨着大海,可以靠海吃海,可以出海谋生。明末时天下一片叫反,广东、福建也是安安稳稳的。

可是换满清上来后,先是一阵乱杀逼反了一部分郑家人——其实封郑芝龙一个靖南王又如何?无非就是三藩变四藩,而且郑首富自己会搞钱,不仅不用朝廷花钱养,还年给皇帝老子送钱,这不挺好的?可满清那边偏偏要滥杀无辜!

把郑成功逼反后,清廷又在广东福建各地一通滥杀。杀完之后又觉得逃到台湾岛上半死不活的老郑家会威胁大清统治,于是来了个沿海迁界——这下可要了广东人、福建人的老命了。

这些地方的人都有混不下去就出海的传统!

而且在明末的时候,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东南亚和日本的贸易、移民网络。有两三万艘属于广东人、福建人的帆船在中国沿海、东南亚、日本等处往来。

这些在海外溜达的船或是人,虽然不太会听大清朝廷的话,但也不会对清朝构成太大的威胁。而且还会源源不断的把广东、福建乃至广西的过剩人口输送出去。

这三个省的人口如果少了,就不会那么卷,就不会卷出一个太平天国,也不会卷出那么多的洪门兄弟了。

可是鳌拜那伙人却在康熙初年听信了黄梧的馊主意,搞出了一刀切的沿海迁界,直接断了绝大部分广东、福建人民的出海之路,也让海外的华人和华商断了补充,渐渐的在和西洋殖民者的竞争中败落。

也把原本在历史舞台上打酱油,没有什么存在感到广东人、广西人愣是逼成了反清先锋军。

所以现在听大波玲说出“七大恨”的乔林都林家的子弟都恨哭了。没哭的也都眼睛通红,看着要怒发冲冠了。

就在哭是一片的时候,不知道谁忽然吼了一嗓子:“不如反了吧!”

马上就有头脑发热的猛人跟着吼起来了。

“好!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