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父王所言极是!”朱和墭当然也知道现在可不能和延平王府摊派……延平王郑经可还没答应朱和墭搞出来的“原儒大学士院制”还有“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这一套路线呢!

而且朱和墭的确需要一段时间平定巩固揭阳根据地,并且扩张自己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所以朱和墭就笑着问邱辉道:“丈人,我和淑真的婚事……”

提起这事儿,邱辉脸上可就一脸的不高兴了,而且也不说话。一边的陈永华则笑着道:“邱总兵……令爱和世子爷的婚事,不如就定在年后吧!我和刘管镇最晚正月十五一定从台湾回来,到时候先喝世子和世子妃的喜酒,再开大学士会议,正式把新朝廷给立起来!”

陈永华既然都发话了,邱辉当然顺着台阶下了,忙叹了口气道:“那就依了陈军师吧!”

第082章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啊!

陈永华、邱辉、刘国轩、邱荣这几位“原儒大佬”和“反清大佬”终于搭乘着邱家的鸟船离开了揭阳县城。

这次会议虽然没有通过任何正式的决议,但还是口头上约定了几件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确定了以“朴素勇武”的“原儒”为反清革命的领导者,从而直接否定了剃发易服,为鞑虏走狗的“今儒”。

这事儿乍一看好像不大要紧,什么“原儒”、“今儒”的,和老百姓有关系吗?

还真有!

“儒”在明清社会中是什么?是士大夫,是乡贤,是基层社会的领袖。

明清的基层并不是掌握在官或是吏手中的,而是掌握在这些拥有话语权和大量生产资料的“儒生士大夫”手中的。

而在康熙十年,掌握基层儒生士大夫,大部分都是大清的忠犬……广东、广西、福建这边的忠犬还少些,但是出了这一块,忠犬是绝对的主流!

不打倒他们,朱和墭的政权就很难控制基层,也很难控制话语权。哪怕他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可以赢得一批拥护明朝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但终究难以彻底打倒和批评“今儒”。

而不把剃发降虏的今儒批倒批臭,那拥护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的儒生士大夫就很难话语权,也很难完全控制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