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2页

而这一切最终作用到黎民百姓身上,又会发生什么,到底是利民了,还是损害了他们的生活,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而不是更加轻松,这一切,就是臣想要知道的。”

诸葛亮侃侃而谈道:“这十年来,承蒙太上皇、陛下信赖、任用,臣终于明白了臣在洛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而在地方上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

“你懂了?”

郭鹏很是欣赏的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拱手。

“不敢说全懂,但是,政令如何上传下达并且最终执行,这中间的过程和曲折,臣是终于明白了,也明白为政者最重要的是什么,以及该怎么做。”

郭鹏点点头。

“那你说说,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最大的感悟……”

诸葛亮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若要说最大的感悟,便一定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正在喝茶的郭承志一愣。

郭鹏收敛起笑容。

“继续说。”

“遵命。”

诸葛亮点头,开口道:“臣在中央为官时,时常感慨地方无能,一道政令贯彻起来如此缓慢、低效,非要中央派人督促不可,否则绝不按时按质办成。

臣当时心中对此多有埋怨,相当不满,觉得地方官员尸位素餐,只知道拿俸禄,对朝廷政策阳奉阴违,不放在心上,理当严惩。

而离开中央来到地方,臣却又时常感慨中央不了解地方苦楚,只知埋头制定政策,却不肯抬眼看看真实的民间,制订出一堆不合实际的空洞文章,对于地方有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