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郭鹏将受教育的子弟们的时间塞得满满的,从早到晚几乎不停歇,不给他们留下多少娱乐的时间。

不仅如此,还半月一次小考,一月一次大考,为了让他们更加积极不敢懈怠,郭鹏还如同恶魔一般的开创了家长会制度。

这群小崽子被郭鹏治的死死的,没有敢不认真学习的。

费了多大的力气帮你们争取了接受正统教育的机会,你们还敢懈怠?!

目前齐国学宫有六个班,每个班五十人,一共三百人,算是目前郭鹏所掌握的教育团队的最大负载量了,再多了就承载不了了。

教师人数不足,教出来的人才数量有限,只局限于核心集团的子弟们和少数的黎庶精英,于大局来说,多有欠缺。

郭鹏需要的是一个训练有素且人数庞大的教育团队,可以传授的不仅仅是经义,还有其他的科目。

目前初见成效,但也只是一个雏形,年级制度入学规则等等都还在草创,很难系统化。

能传授水利农业等方面知识的教员并不少,而且这些郭鹏自己就能总结培养,将知识编纂成册,变成教材,很快就能开班培养,并且任用为官,效果很好。

不过能传授五经家法的老师人数就极其有限了,除了蔡邕之外,只有郑玄推荐了一个弟子愿意帮助郭鹏。

虽然也有很多学者到齐国学宫游学,看重蔡邕的名声和蔡邕交流,讨论学术,谈论到请他们做老师传授经义给郭鹏麾下文武们的子弟的时候,则一概推却。

这样一来,中高级政治人才就很难培养。

偏偏这一部分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时代的全部统治知识都来源于五经十四家法。

底层摸爬滚打、靠积累经验积累起来的人才,是有极限的,专门学习技术的人才,也是有极限的。

没有学习政治理念和方法论的人,就不能突破统治极限、不能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