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这些包工头一旦熟悉了汉家的规矩,就开始谋求更多的利益。此前雷远为了尽快铺设各地的道路,将乐乡县境内几处黏土和石灰矿藏发包给了向氏、习氏等荆襄大族下属的商人。而商人又以略微高过郡府提出的价格,招募蛮夷去开矿。

于是包工头们获得了更高的利益,而宜都郡内官方推进的几项工程,反倒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局面。

这情形使得身为宜都县丞的向朗极其尴尬。他勃然发怒,亲自出面,抓来了襄阳向氏的商队负责人,请求雷远予以严惩。

而雷远哈哈大笑。他请向朗不必焦虑,尽可以允许自家同族的操作;但同时,他又通报了负责各处工程实际指挥的陶威,令他大幅度提高了对每一名蛮夷劳力的食物发放额度。

毕竟食物的配给数量本来很少,就算增加了,也还在郡府的承受范围内。但这样的提升幅度,使得不少蛮夷试探性地离开渠帅、头人的控制,以一家一户的最小单位找上工地,询问能不能有份活儿干。

陶威老实不客气的将他们全部接收下来。

郡府随即又发布文告,宣布凡直接响应郡府号召、参与各处建设的蛮夷,如果表现良好的话,半年以后将会获得汉家户籍。当他们成为宜都郡治下的民户以后,就能立即按照律令,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耕种。

这个操作未免太无顾忌,在蛮夷酋长渠帅当中引发了一阵不满,但蛮夷终究没有办法抗衡宜都郡的力量。于是越来越多的酋长发现自家的资财渐渐丰厚,可属民却渐渐少了。

第0275章 来客

一个郡,乃至一个大州的欣欣向荣,瞒不过周边的有心人。

何况最近数月来,玄德公多番派遣使者,向益州方向,乃至益州以北的遥远地域发起联络,竭力夸赞荆州的强盛。而身处荆益之间的宜都太守雷远,为了自家商业上的繁荣,也在推波助澜。

这一日里,有一支打着梓潼李氏旗号的船队经过险峻峡江,抵达了夷道。他们将船只停泊在丹水码头,立即有吏员上船去核查,发现船舱里裝的都是布匹和锦缎,还有一些制作非常精美的漆器。

吏员核查的时候,商队的成员们则换乘小船,直抵夷道城下,再经过木制的阶梯,攀登到较高处的地面。在那里,有一个新设的区域,专门给往来船员水手们休息。众人打算在那里修整两天,缓过劲了再继续向东。

从蜀中过来这一路的水道可不好走,那些奔腾激流,和暗礁险滩,使得往来舟船航行屡有败毁之灾。哪怕这支商队请了多年前曾经往来荆益两地的老手带队,毕竟几年没有走过峡江了,难免有些生疏。沿途惊心动魄之事不断,每个人都难免担心害怕。能够脚踏陆地稍许休憩,谁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商队中,有一名三十来岁年纪,普通相貌的士子。这人双眼有神,脸色很是沉静,颌下胡须浓密,修得很整齐,大概时常保养的缘故,又黑又亮。穿着虽然朴素,但仔细分辨的话,可以发现用的布匹都是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