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带着军队在新城迎战李牧与司马尚的军队。

李牧所带来的军队,的确是精锐,可是在兵力上,却跟蒙骜相差太多……在战场上,李牧采用集中精锐,直扑中军的打法,可是,蒙骜却运用庞大的战车部队,直接打断了李牧的进攻,左翼右翼压上,就要吞掉李牧的全部部队,双方混战,李牧放弃了原先的战略,边打边退,又不断的进行骚扰,一点一点的吃掉秦国的军队。

可惜,蒙骜的推进速度太过惊人,直接攻打到了雁门郡附近,又攻占了不少的城池。

赵国并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还是老问题,缺少粮食。

赵国没有足够的粮食来支持与秦国的全面战争,赵国没有办法征召大量的军队,甚至,就连如今维持如今军队所耗费的粮食,也成了大问题,自从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就出现了粮荒,随后的几年里虽有些缓和,可是赵国不曾停止战争,连年的战争和内乱让赵国一直都没有能完全的缓和过来。

最终,赵国被动的开始了防守,而秦国也停止了继续进攻,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将蒙骜攻占了赵国五十多座城池,并且击败了廉颇,李牧等人,名震天下。

当消息传到了咸阳的时候,秦王激动的拍起了手。

而赵括却是一脸的茫然,蒙骜击败了廉颇和李牧??

这怎么可能啊???

第306章 秦王三年

李牧盯着远处的城池,眼里满是怒火。

李牧从来没有打过这样憋屈的仗,他麾下的士卒以骑兵为主,在这山地地区,实在是施展不开,好在他麾下也有不少擅射的步士,可问题在于,秦国的武器要比原先更加先进了,他们的强弩,强弓射杀范围现在在赵军之上,虽然差距可能不是非常的大,可是当数量上的差距出现之后,赵国的射手就只能被死死的压制。

秦国至少有几万的射手,而这些人可以各自都带着备用的强弩强弓,在箭矢这方面,秦国也是准备的充分,可是不断的进行射击,几乎不需要停歇,而赵国这边,射程不如对方,数量不如对方,箭矢更是不足……这就让赵国的攻城变成了非常困难的事情,完全没有办法接近,压制秦国的射手。

廉颇就是这样,军队被射手压制,只能派遣战车来进行切割,不再给秦国射杀赵卒的机会。故而,李牧选择了野战,在如此不利的地形上,双方的战车和骑兵都没有办法发挥出太大的作用,可是这比攻城要更让人可以接受。可是李牧很快就发现,即使是在野战,近距离的交战之中,对方的优势也是巨大的。

从武器装备,到军队的组织力,即使李牧将他们切割开来,秦人也能按着小单位来进行作战,并不会奔溃。而且秦国的这些将领们,都非常的谨慎,并不像胡人那样盲目,几乎找不出破绽。这些方面上的差距,是将领所无法弥补的,李牧的确痛击了秦人,可是这没有什么用,秦人只是稳重的推进,就逼得李牧连连后退。

秦人几乎不需要什么谋略,也不要突袭,或者伏击,他们只是缓步的推进,一点一点的蚕食。李牧在此刻,似乎真正的理解了赵括曾经说过的“国力上的差距”,当初他们在长平跟随赵括作战的时候,赵括曾经告诉李牧,由自己来代替廉颇也不能战胜敌人,这不是因为将领的原因,这是因为国力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