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页

原来,英武壮汉正是李自成的侄子,李来亨的义父,绰号一只虎的李过。

在延安府兵败,李自成被杀之后,被官军四处围剿的李过不得不带着残余的闯营人马,冲出长城,逃往河套草原,以求暂时的喘息。在汉人看来,长城之外就是域外,所谓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汉人的眼里,虽然只是一墙之隔,但逃往河套草原和逃往临近的河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河南还是自己家国,河套却不是了,因此,李过做出逃出长城的决定,是极其痛苦的,但在不愿意投降,又不想被官军消灭的情况下,长城之外的草原,是他们不得不的选择。

逃出长城,稍微喘息之后,李过所想的就是如何突破长城,杀回陕西。但不等他们商议出对策,蒙古人就杀到了。

——河套草原乃是沃尔都司蒙古的地盘,他们不容许有人汉人骑兵在他们的地盘上停留。更何况,闯营初到草原,为了生存,将周边几十里的蒙古牧人斩杀一空,将全部的牛羊全部抢为军用,这令蒙古人怒不可遏,从来都是我们入塞抢劫,今日怎么能翻过来呢?这样的耻辱,必须用汉人的鲜血来洗刷!

最初,李过深知己方疲惫,怕不是对手,于是捉到蒙古侦骑之后便放了过去,请他们代为传话——我闯营只是在这里暂住,不日就会杀回陕西,望大汗暂时容忍。

但李过的示弱没有任何用处。沃尔都司的蒙古骑兵,还是连续不断的来袭。

但他们小看了闯营,他们没有一次性的聚集最多人马,而是五百一千的往来袭击。

——闯营的残兵不到两千人,他们以五百到一千的蒙古骑兵迎击,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第1058章 李岩之策

战斗不可避免。

绝境中的闯营残余,爆发出了强大的战力,在和沃尔都司蒙古骑兵的交手中,一连三次挫败了沃尔都司蒙古的进攻,而且缴获了不少的战马和辎重,震动了沃尔都司,就在沃尔都司那一位青山汗,沙克沙僧格,勃然大怒,准备调集兵马,将这一股敢于出塞的汉人兵马全部歼灭之时,建虏派往沃尔都司的使者到了。

使者乃是建虏大学士赫舍里·希福。

希福是满人,历任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在黄太吉在世时,极受器重,但多尔衮为辅政王之后,对他却有点冷落,这一次,堂堂地大学士,居然变成了出访的使者,千里迢迢跑到沃尔都司来了。

当然了,多尔衮用希福当使者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希福虽然是满人,但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口才又了得,做承政时就屡次出使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其本人又和沃尔都司有一些渊源,由他出使沃尔都司,其实也算是合适。

希福来到沃尔都司之时,正是沙克沙僧格调集兵马,准备歼灭闯营之日,于是希福立刻阻止,他提出要招降闯营——身为黄太吉的心腹,希福对当年以贼疲明的战略,太清楚不过了,现在李自成虽然死了,闯营残留的兵马已经不多,但依然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

于是希福派遣身边的一个汉官前来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