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页

怒。

但他暂时还不能动郑芝龙。

原因很简单,郑芝龙麾下多是私兵和私船,唯郑芝龙马首是瞻,对朝廷没有多少忠心,一旦朝廷对郑芝龙有所动作,郑芝龙狗急跳墙之下,东南沿海必乱。在辽东未平,现在又打算在河套用兵的情况下,东南沿海绝不能乱,这是事情的轻重缓急,也是掌舵者必须

明白的取舍所在。

更何况,登莱还有一个郑森,虽然朱慈烺清楚知道,郑森和其父郑芝龙的性子截然不同,清高,忠义,有理想,嫉恶如仇……这和郑芝龙骨子里的唯利益论的海盗思维完全不同,如果哪一天郑芝龙真的反叛了,身为儿子的郑森绝不会跟从!

但这并不表示郑森不会尴尬,不会无法自处,正在逐渐恢复过往实力,担负着袭击辽东重任的登莱水师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因此,即便明知道郑芝龙走私,但为了大局,朱慈烺暂时也只能忍受,等到时局稳定了,大明中央水师形成战斗力了,如果郑芝龙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收手,不知道朝廷隐忍他的良苦用心,朱慈烺就非是对他动手不可了。

当然了,在朱慈烺内心里还是希望郑芝龙能认清情势,也希望郑森能够劝说郑芝龙……

“据户部估算,随着湖广陕西贼乱的平息,各处恢复生产,如果风调雨顺,没有大的战事,明年我朝的岁入,能增加一百万两。”

“内阁,户部,都察院都已经审核过了,各部预算没有瞒报漏报。”

“嗯,”朱慈烺点头:“那就披红吧。”

“遵旨。”

……

总预算的问题后,还有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隆武皇帝明年三月迎娶土默特公主娜仁之事。

——对于迎一个蒙古女子为妃之事,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朝中百官多是反对,甚至有激烈者要跪死在大明门前,以求陛下改变心意,但是当隆武陛下发出明诏,公布天下,木已成舟之后,他们再反对,就等于是打皇帝的脸,同时也是失信于天下,加上乌克尓河之战中,土默特骑兵猛烈出击,显出对大明的忠心,渐渐地,在内阁诸臣的劝说下,除了几个不知死活的言官,依然要反对之外,大部分朝臣都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隆武陛下的决定。

——以外族女子为妃,大明其实是有先例的,比如成祖就有一位特别受宠爱的朝鲜妃子,仁宗英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