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页

朱慈烺微笑,将众人的意见和看法,都收在心里,众将踊跃请战,说明军心士气可用,这是大战前的好现象。待众将都坐下,他环视全场,缓缓说道:“据报,献贼在武昌停留修整了三月,其间收拢了贺一龙等人,又任命将校,整顿兵马,演练阵法,多造兵器和铠甲,战力比之过去,有所提升。这一点,诸位一点要小心,切不可对献贼过于轻视,以被他钻了空子。”

“献贼狡诈,极善于流窜,稍有不对,就会化整为零,难觅踪迹,再然后他星星燎原,卷土重来。过去,朝廷数次大败献贼,但却始终不能斩草除根,岳州左边为江,右边为山,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大好战场,我们绝不可辜负,一定要想尽半个办法,将献贼堵死在岳州城下。”

“因此,此战不在快,而在稳,剿贼之术也不在胜,而在于灭!如果不能彻底歼灭张献忠,令他逃出生天,我军就算胜,也是败了,总之一句话,本宫要的不是一场胜利,而是将张献忠连根拔起、一战而定的结果!”

宋一鹤连连点头,对太子殿下的见识和远谋,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他带头站起,向太子行礼:“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不胜钦佩~~~”

对众人的马屁,朱慈烺点头受了,然后说道:“关于作战计划,本宫已经制定,诸将的任务,本宫也会一一分派,不过在这前,有件事必须要先处理。”说完,朱慈烺向佟定方点了一下头。

佟定方明白,立刻大步走到帐门外,高声道:“带方国安~~”

“带方国安~~”

“带方国安~~”

帐外的旗牌官和传令兵层层传递。

左良玉等人听到方国安的名字,心中一动,隐隐知道太子要做什么了。

连续十几声的传递,将中军大帐带方国安的命令,传到一千步之外的小校场。

“方国安,出来!”

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人被从囚车里拉了出来,随即四个兵丁押着他,往中军大帐推。

忽然从囚车里脱困,方国安像是看到了生的希望,他铆足了精神,急切的向前走,脑子里急剧想着见到太子殿下该如何辩解?就算不能官复原职,只要能逃的一命就好……

肃立在大帐之外的,千总以上的将官都齐刷刷地看着他——方国安,原武昌总兵,就大明官制来说,武将做到总兵,就已经快是接近尽头了,虽然上面还有总兵官,以及各种各样的加衔,但就实务来说,那都需要非常的机遇和特殊的战功才可以得到,非一般人可以成就,方国安做到总兵,已经是武将的顶点了,照往常的惯例,朝廷对总兵的处置,都是非常慎重的,甚至大多数的情况下,对兵败总兵的处置,都是戴罪立功,原因很简单,总兵虽然败了,但他手底下还有兵呢,真要把他逼急了,他反叛为寇,掀起一方动乱,就不是朝廷可以承受的了,因此到了明末,即便是兵败,只要有兵,朝廷就不敢擅自处置。

在这之前,崇祯帝为了杀连续害死两个督抚,桀骜不听号令的贺人龙,那可是绞尽脑汁,执行的孙传庭更是周密部署,方才拿下了贺人龙。这和宋代时候,宋高宗一道金牌,就可以解了岳飞的兵权,屈杀了岳飞,军中也没有波澜,完全是天上地下的两种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