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页

夜晚,太子在城中富商叶镰家中居住。

听到太子要住自己家,叶镰又是荣宠又是惶恐,既想要讨好太子,又担心家财外露,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不过太子温润的笑容,平易近人的态度,抚慰了他,令他很快就平静下来,招呼家人,将最好的食材拿出来,为太子殿下备膳。

初到河间府,朱慈烺想要了解的不只军情和民情,也有商情。

这一晚,朱慈烺没有召见官员和将领,而是和叶镰谈了很多,原本叶镰有很多的担心和顾忌,不过在太子殿下温和真诚的目光下,他渐渐放开,就自己所知,如实回答太子殿下的问题。

叶镰是河间府有名的商人,主要经营货贸,就军情司的回报,但是逢有灾变,叶镰都会组织救济,在河间府周边分区设点,向饥民施粥,每年都有数千人因为他的救济而存活下来,且十几年入一日,从没有停歇过。而在经商中,叶镰也以仁义著称,名下商号公平公价,童叟无欺,都说无商不奸,但叶镰这样的商人却是一个异类。

商人买低贩高,往来运输,挣一些辛苦钱,本就是人间百业的一种,没有商人和货贸的流通,就不会有经济的繁荣,虽然有晋商那样的败类,但大明大部分的商人还是好的,对社会的支撑和稳定,有相当的贡献,朱慈烺一直思谋着,如何能聚拢商人的力量,将他们投入到抗虏和其后的建设大业中?

成立商会,聚拢所有力量,是其中的一个好办法。

过去,商人们都以地域为界,建立山西商会,陕西商会,排除异己,打击竞争对手,原本也没什么,但这种籍贯商会排他性太强,且多是经营一种或者几种商品为主,没有包容性,极易形成垄断,任何人敢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群而攻之。

这种商会对商品社会的发展,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朱慈烺想要的是那种不以地域为界,包含各种商品,公平竞争,同时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能够有开阔视野的近现代社会的商会。

原本,朱慈烺想要在京师成立一个大商会,将所有商人都包揽进来,但京师商人云集,动见观瞻,且各省各市的商人,彼此竞争,矛盾重重,京惠商行成立不久,冒然挑起大梁,未必就是好事,于是朱慈烺就将这个念头压了下来。

而河间府是一个实验的好场所。

河间府商业活动比较发达,城市不大不小,且有叶镰这种深孚众望的义商,成了一个包含所有商人和行业的商会,为守城出力,正是合适。

“草民明白了,草民一定全力完成。”虽然商人,但叶镰却也是熟读经典,有相当才识的人,太子没有明说,只简单的提了几句,他便明白太子的意思了,于是立刻领命。

第651章 魏国公

河间府现在其实是有商会的,不过都是山西商会,徽州商会这样的地域性商会,且几个商会相互竞争,有时还会相互拆台,面对外辱,未必能全心全意的一致对外,而大部分的中小商家是没有商会的,朱慈烺想要叶镰做的,就是将中小商人,连同山西徽州商人都组织起来,成立河间商会,从此,不以地域,也不以行业类分,为商人利益,也为朝廷分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