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页

朱慈烺轻声道:“但有些事情不能等,多等一分,对我大明的伤害就多一分,反之,如果能尽早执行,就能早一日对建虏造成伤害。阿巴泰虽然是黄太吉的七哥,但并不受重视,知道建虏军政机密一定不会再多,有两到三月的时间,足可以将他榨干净,盛典什么的也不会耽搁。接下来,除了对建虏的面子有所伤害,留着阿巴泰实际并不能再对建虏造成什么损失,倒不如用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将洪承畴等一干降将换回来……”

顿一顿,继续道:“洪承畴和祖大寿都曾经是我大明的重臣,熟悉我大明边塞的机密,统御上佳,虽然两人投降时间不短,估计已经向建虏吐露了很多机密,但我仍以为,如果能找机会,将他们从建虏手中换取回来,对大明绝对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殿下~~”吴甡急道:“染黑的白布再没有过去的清白,折断的竹子再难长出节气,他们已经失节,就算回来又有什么用?何况,虏酋黄太吉未必会同意啊。”

朱慈烺笑一笑:“我换回他们两人,绝不是要奖励他们,而是要依照大明律法,惩治他们。至于黄太吉,他肯定不会轻易同意换人,洪承畴祖大寿不止是两个人,更是代表着所有投降的汉军旗,一旦放回这两个人,汉军旗的军心士气必然会受影响,但阿巴泰又不能不救,这个难题,绝对够黄太吉头疼一阵了。”

合上奏疏,朱慈烺继续道:“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笔买卖,我们狮子开口,他们就地还钱,如果黄太吉不同意放回洪承畴和祖大寿,又想救阿巴泰,那就必须付出其他代价,比如,用一万匹上好的战马相抵。”

“我军缺马,如果建虏愿意出一万战马,将阿巴泰放回也是一笔不赔的买卖。”

“退一万步讲,就算换不回洪承畴和祖大寿,也没有战马,只要我大明使者大张旗鼓的到沈阳走一遭,让那些降将知道,大明并没有忘记他们,并已经赦免了他们的投敌之罪,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不管成不成,虏酋黄太吉都不敢再像过去那般信任汉军旗的将领了。建虏只所以在黄太吉的治下能够迅速强大,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黄太吉重视汉人,并且大规模的使用降兵和降将,如果没有汉军旗的降兵和降将,两边离心离德,只靠建虏的十几万本族人马,根本无法占据辽东……”朱慈烺道。

第539章 离间之策

离间之策。

吴甡何等聪明,自然明白皇太子的意思。

不过他还是不赞同。

阿巴泰是大明好不容易捉到的一名建虏亲贵,正应该大张旗鼓的宣扬,振奋全国,阿巴泰在京师停留的每一刻,都是对建虏的巨大羞辱。洪承畴祖大寿等人背弃家国,已然是罪人,当举国弃之,现在太子提议用阿巴泰把他们换回来,岂不是在鼓励这种投敌行为?朝臣们岂会答应?虽然太子说,把他们换回来,再用国法处置,但朝臣们怕是不会轻易相信。

大明文风刚烈,绝容不下洪承畴这等身负众望,结果却屈膝投降建虏之人,洪承畴归来之时,就是被唾沫淹死之日。

以洪承畴的聪明和他对大明的了解,当日既然降了,以后就绝对不敢轻易归来。

所以就算黄太吉同意换,洪承畴和祖大寿也不敢回来的,除非大明朝廷保证不追究他们的罪责。

一句话,这笔“买卖”其实很难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