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页

朱慈烺微微点头:“建虏蒙古人不比流贼,他们战力强大,野战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防御张家口有三个重点,第一修缮城墙,这要靠你自己;第二,多倚仗火器,这个我会帮你;第三,长城之外要多派侦骑,防备敌人忽然来袭。你久经沙场,见识比我多,其他地方你自己考虑。”

马进忠惶恐。

朱慈烺继续道:“但我最担心的不是你军备疏忽,而是军纪。张家口不比其他地方,现在和未来都会是贸易中心,商人往来频繁,你驻守张家口,手握权力,我料那些商人必然会千方百计的巴结于你和你的部下……”

听到此,马进忠大吃一惊,急忙跪倒:“臣岂敢?”

“我只是将可能的情况提前告之你,令你有一个心理准备,边关之事,第一是抗敌,第二就是预内,外敌好抗,内预难防啊,那程绍孔进士出身,饱读圣贤书,但却抵挡不住银子的疑惑,以至于身败名裂,葵宇一定要引以为戒,不但你自己,也要要求你的部下,我不希望某年某月,听到你不好的消息。你是我从西北提过来的,你若是犯了事,我脸上也无光。”朱慈烺望着马进忠,语重心长。

“臣明白,臣必谨守分寸,绝不敢做贪赃枉法的事情!”马进忠听的大汗淋淋。

朱慈烺欣慰点头,亲手扶他起来,目视他双眼:“你虽驻守张家口,但我仍视你为京营的一员,无论军备还是饷银,但有困难,都有可直接向我反应。”

“谢殿下!”

除了马进忠,在临行之前,朱慈烺挤出时间,见了一面宣化巡抚李鉴。

虽然程绍孔和晋商的口供都表明,李鉴收了晋商的银子,不是一个廉吏,但李鉴对晋商走私的情况究竟知道多少,却没有人能肯定,朱慈烺不想冤枉李鉴,他想知道,李鉴会如何辩解?另外,在朝廷旨意没有下来之前,李鉴还是宣化巡抚,张家口后续的处理暂时还需要他去执行。

叩见之时,李鉴以头触地,连连请罪,他已经知道了太子在张家口清查晋商,发现大量违禁品的事情,作为宣化巡抚,他罪责难逃。朱慈烺静静听完他的辩解,不置评,只告诉他一件事:张家口贸易乱象丛生,需要暂停整理,你的任务是联络蒙古哈刺慎部,告之他们大明朝的决定,并要严厉责备他们背信弃义,配合晋商走私,并将战略物资转卖给建虏的行为!除非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深知反省,否则大明朝恩赐给他们的“互市”之策就会取消,张家口贸易不会再重开了。

听完之后,李鉴一脸惊骇,互市是朝廷的国策,太子不奏明陛下和内阁,就自己决定了吗?

但他不敢反对,太子威信正隆,他现在又是有罪之身,只想着暂时答应太子,再悄悄向朝廷请示就可以了。

……

大军起行,马进忠率领部下在南门恭送太子,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等晋商连同他们的管家和账房,商号中的亲信伙计,都被装上囚车,一起押往京师,至于他们的家人,暂时留在张家口,由马进忠看管,后续处置等候朝廷的决议。除了晋商,口北道分巡道程绍孔、抚夷都司甄祥两位张家口的在地官员也被押上囚车,一同送往京师。

但最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一连几十排的晋商囚车,而是那一车车、从张家口蜿蜒而出,一连十几里都看不到边际的银车、粮车和装满各种罚没品的货车,丝绸,布匹,铁器,硫磺,桐油……晋商库房里的货物都被搬运一空,车队由三千营和精武营护卫,贺珍和刘肇基亲自带队,浩浩荡荡,向京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