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老实说,朱慈烺心中也不是没有顾虑,但此次开封之战,精武营和左柳营都损失不小,为了补充精武营的实力,确保十一月应对建虏入塞时,精武营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同时限制左良玉的实力,他不得不使用这些原本的流贼兵。

从八月初五中牟县大战结束,到今日为止,一共半月的时间,这半月里,这五千人白天接受京营教官的严格操练,晚上则被思想教导官密集洗脑。和良家子不同,这些当过了贼,做过坏事的降兵,只靠“忠义”两个字是没有办法感召、改变他们的。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小命能不能保住?朝廷会不会忽然变脸,将他们也全部都杀了?

为此,朱慈烺召集吴甡侯恂,张家玉梁以樟,还有思想教导官宋天显,进行了数次密议,就降兵的使用,请大家献计献策。吴牲侯恂梁以樟,对降兵的使用始终抱持怀疑的态度,认为降兵不可轻易相信,应该将他们全部打散,分散到各军中。

第470章 十八地狱

张家玉和宋天显则有不同的看法,张家玉认为,流贼兵原本也是出身良善,不过是被生活所迫,或者被流贼裹挟,从而变成了恶人,但他们并非不可挽救,只要朝廷善待他们,晓以忠义,他们对朝廷的忠心,不一定就比良家子少。比如在襄城战死的参将李万庆,他原本绰号射塌天,是一名流贼,但自从被朝廷招安之后,就忠心耿耿,跟着官军四处剿贼,从来没有二心,更不用说战死在叶县的刘国能。

流贼并非不可改变。

宋天显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禀报道,就半个月的思想工作来看,流贼兵心中的顾虑并没有消除,担心朝廷会秋后算账的心理依然存在,要想令他们安心操练,忠心朝廷,就必须尽快清除他们心中的顾虑。

于是朱慈烺最后定下了三条降兵使用的规范,第一,精心挑选,第二,给予尊严,第三,分批使用。

所谓的精心挑选,不止是武力战阵,也包括思想。

所谓的给予尊严,就是每一个被挑选进入精武营的流贼兵,都一视同仁,虽然最初制定的计划是,降兵第一年半饷,第二年全饷,第三年才能和一般京营士卒一样,拥有十亩的饷银田,不过朱慈烺想来想去,决定改变计划,每一个被挑选进入精武营的流贼兵,都可以和良家子一样,享受京营全饷和十亩饷银田。如此,流贼兵就不会感觉到自己被歧视,以至于心生怨气。

最后的分批使用,则是将降兵打散了,分散到各队各营,降兵的总体人数不能超过各队各营的三分之一。

今日是五千降兵第一次挑选,并且加入各营各队的日子。

五千降兵,第一批有一千人考核合格,准予进入精武营,而剩下的四千人,仍需要操练和观察——其实另外四千人也完全可以加入精武营了,但朱慈烺故意延迟他们,一来一下加入这么多的降兵,怕精武营人心不稳,第二,通过分批分次的加入,不知不觉的,就将降兵们分化了,如同是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年级,高年级的士卒对低年级的会有轻视,低年级的对高年级的则是不服,这一来,就避免了降兵的抱团。各级将官可以分而治之。

此时,合格的一千名降兵穿着最新的甲胄,持长枪大盾,在校台的前方左侧列阵,阵型严整,精神面貌非常不错。有军官和军中的文书,依次为他们分发小木牌。小木牌是士卒身份的代表,上面刻有编号,由士卒随身携带,即便是战死了,也知道士卒姓甚名谁。

拿了小木牌,就等于是精武营的兵了。

而没有通过的四千降兵则穿着布衣,在右侧列阵。望着对面的一千同伴,眼中都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