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

李潼门下故衣社开辟商道,对于这当中的利润之大也是所知颇深。熙熙攘攘,为利往来,一般的小本商贾,根本就没有能力独行此中,即便侥幸成功往来,也真是拿命换钱。秦岭纵横千数里,当中血泪数不胜数。

讲到这里,他拿起杨丽初步整理出来、武攸宜的家财账簿,翻看一番后啧啧道:“养儿防老、积谷备灾,囤聚之欲,也是生人常情,有备则无患。但凡事也该有量有度,天生万物,自有定数,是要惠及普天之下的生人,但若只是为了一己的囤聚私欲,便将这么多的财货囤在闲邸,空耗物力,使人用疾,如此贪鄙,也真是人神共厌!”

听到大王这么说,杨丽脸上便有些不自然,囤积居奇乃是她们这些豪商入门必修的课业,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利润得以放大。

李潼一时间有感而发,不过也明白囤聚现象实在是很难杜绝,追溯上古,人大概毛都还没褪干净就懂得囤聚富余的食材,已经是深在基因的本能。

通过囤积来影响供求关系,也是商业的基本操作之一,不要说生产力低下、物资稀缺的古代,哪怕是物质水平已经极高的后世,此类行为仍然大有操作空间。

不过囤聚达到武攸宜这种程度,也真是累人累己,清点起来都麻烦,也让人惦记得心累。

“杨娘子劝善,让我远离建安王,我也是确有感动。但见这么多财货囤聚闲置,也实在是心痛,这些物货能够放之流通,又不知能惠益多少人。”

李潼将那账簿合上,抬眼望向杨丽:“不知杨娘子听没听说过飞钱?”

“飞钱?”

杨丽听到这个名词,不免露出疑惑的神情。她当然没有听过了,这是中唐时期才出现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

所谓的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异地存取。李潼之所以对武攸宜的家财念念不忘,就是打算用这些财货来开银行,开展飞钱业务。

飞钱的产生,第一是因为有唐一代始终困扰不已的钱荒,特别是安史之乱后,朝廷失去了控制地方的能力,各地藩镇又限制铜货出境,使得本就严重的钱荒更加雪上添霜。没有钱,交易极为不便,困扰民生不说,也让朝廷各种行政事务无从展开。

第二才是为了解决商贾们运输钱帛的风险与不便,将钱帛存在京城的各州进奏院,归州之后凭票领取,当中便利自然不必多言。

李潼简单的将飞钱这一概念向杨丽解释一番,杨丽听完之后,眸中已经是异彩连连,忍不住拍案赞叹道:“如果能够行用飞钱,输费与风险不知能降低多少,如此方便之法,实在是大大可行!”

飞钱的便利不需多说,不过初期信用的积累也是一个难题。历史上中唐时期,先是各州进奏院开展这项业务,之后朝廷也跟进并背书,将这一模式探索出来之后,民资才随后涌入进来,以更加低廉的服务费来获取市场。

李潼虽然贵为宗王,但还是不好通过这一层身份操作此事,更何况如今的朝局波诡云谲、变幻不定,只怕是女皇武则天,单凭个人的号召力也不足形成信用,说不定哪天就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