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页

赵桓虽然不在乎混吃等死,但他必须要喊北伐的口号,以此凝聚人心。要不然……连混吃等死都不长久。

所以赵桓这段时日,又开始变得强硬起来了!

而且他还通过斩杀流贼、革除一些赵佶遗留下来的弊政、减免一些苛捐杂税,以及刚刚结束的科举大比,树立了明君形象。

不过这个明君形象要长久维持还是挺困难的……就在赵桓拍板敲定了大办水陆新军之事后的次日,正在崇政殿内琢磨要不要设立两新军大提举的差遣,分别负责水、陆新军的招募和训练事宜的赵桓,忽然得到了两份淮西急报!

“官家,淮西急报!”

当时正在枢密院值班的同知枢密院事张所立即就入宫请见了。

“哦?”赵桓抬头看着李纲举荐给自己的这个京东(山东)大汉,“出了什么大事?”

“黄河可能决口了!”张所道,“由淮北注入淮河的几条河流水位全都暴涨,而且河水所含的泥沙激增!”

“是吗?”赵桓松了口气,这事儿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让老三去头疼吧!

“还有……”张所说话有点大喘气啊,“还有,汪伯彦急报,金人的十万大军沿颖河而来,水陆并进,已经在两日前渡过了淮河……”

“什么?金,金人渡淮了?”赵桓这下可懵了,脸孔一下就垮了下来,惶恐地问,“这,这可如何是好?金人难道已经打败三郎了?金人的大军现在打到了哪里?是不是已经到了长江边上?”

第204章 诈降!

四月初四,孟夏时节,金陵皇城,崇政殿。一场朝议,从昨天入夜之时,一直议到了天色放亮,依旧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而这场朝议之所以会夜议到明,主要在于官家赵桓又不想当官家了!

他突然觉得这个官家也没啥当头的,当个省心省力的吴国王就挺好的……当官家多危险啊,目标大,责任重,招金贼惦记啊!

看看,十万金贼不就渡淮而来了?现在就屯驻在安丰县休整(其实在养病),也许再有几日就要兵临长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