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可是一山难容二虎,一国难存二主……手握重兵,而且觊觎皇位多年的赵楷,这个时候能在皇位之争上退让吗?

这种事情事关生死,又哪里能够退让?赵桓身为太子国本,能在官家战死沙场的时候退让?

而且自古以来,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有几个能落个善终的?

船舱内的气压越来越低,空气当中弥漫着危险的气味儿,每个人都感到压抑……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听见赵桓的老师,知枢密院事耿南仲嗯咳了一声,打破了低沉压抑的气氛。

“太子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乃是先帝之嫡长,国家之储君,名分早已确定,而且世人皆知,现在理应速继大统、早正大位,以安天下人心!”

耿南仲一带头,在场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跟进,一起向赵桓劝进。连一直以来都支持赵楷的童贯,也向赵桓劝进——赵桓没有军事实力是相对于赵楷而言的,要拿下已经丧失了胜捷军的童贯,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所以人在刀口边的童贯也不敢提什么“官家遗诏”,不提都不见得能活,提了可就必死了!

终于等到了下面的劝进之言,赵桓似乎来了些精神,不过他也没马上答应——不是他不想干,而是当皇帝这事儿向来是被逼无奈姑且为之的……这样才显得有德有道!

另外,赵桓现在是手里没兵,心里发慌,不知道该怎么拿捏自己的好兄弟赵楷。

想到这里,赵桓就是一声叹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如今不共戴天之仇未报,孤家愧对先皇,愧对祖宗,愧对天下亿万斯民,又怎敢即皇帝之位?郓王赵楷,最善用兵,又深得先皇之爱,先皇似有传位之意,不如请他来继承大统,主持报仇复兴之业……诸卿以为如何?”

“不可!”耿南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殿下的太子名分早就定了,如今怎可以郓王善用兵为由让之?皇位传承,当立嫡立长,而不可立贤立勇……否则天下的纲常大义就不存了!若善于用兵者就能继承大位,那汉高帝岂不是要以韩信为嗣君?唐肃宗是不是该让皇位给郭令公?”

耿南仲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在场的官员又纷纷开口附和,俨然以这位太子之师为首了。

而赵桓则望着童贯,“童大官,你以为如何?”

童贯心说:这也是你爹临终的意思啊!而且很多人都听见了……其中还有几个没有给金贼捉了,也不知跑到那里去了?

这心里话当然不能和赵桓说了,童贯还不想找死……

“殿下,”童贯道,“现在外敌入寇,先皇蒙难,国家有倾覆之危……您与郓王乃是至亲兄弟,应当同心协力,共御外寇,一起为先皇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