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大明地师[校对版] 齐橙 2137 字 2023-03-16

萧如熏说不担心勘舆营会给边军带来什么麻烦,反而提醒边军会给勘舆营带来麻烦,意思就是说勘舆营的战斗力不及边军,如果遇到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冲突,吃亏的必定是勘舆营士兵。

苏昊虽然不太懂得军队里的这些事情,但从萧如熏的态度里,他还是能够听出一些威胁和蔑视的意思来。对于勘舆营的实力,苏昊是有充分自信的,于是不软不硬地答道:“不打不成交嘛,我那一营人马都是太平兵,没见过什么世面,请边军弟兄教训教训,倒也能长点见识。”

“哦?”萧如熏没想到苏昊竟然敢接下他的话,似乎还有些愿意较量较量的意思,不禁对苏昊其人多了几分兴趣。他抬眼看了看苏昊,脸上有了一些暖色,说道:“苏游击年纪轻轻就能统领一营兵马,想必是有通天彻地之才,有时间萧某还要向苏游击讨教一二。驻扎一事,我着营中主簿带你们去安排,有什么不妥之处,陈主事和苏游击随时来找我就是了。”

说罢,他喊来营中的主簿梁奉,让他带着陈道、苏昊去城中找军队驻扎的地方。陈道打着哈哈,对萧如熏道了谢,与苏昊一起,随着梁奉离开了参将府。

平虏城面积不大,是专门为屯兵而建立起来的城池。城中除了军人之外,主要都是军户和军官们的家属,以及少许的外来商户。由于以往也需要接待前来作战的客军,因此城中有不少闲置的军营。梁奉受了萧如熏的暗示,给勘舆营找了一处看起来还比较整洁的住处,把2000多人马安置下来了。

勘舆营的薪饷是由兵部直接发放的,萧如熏并不需要管他们的供给。住下来之后,各部的后勤人员便纷纷到城中去采购粮食、副食及其他生活用品,余下的官兵则忙着打扫卫生、修理门窗家具等等,各项工作井井有条。梁奉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暗自点头,对于勘舆营的素质多少有了一些认识。

送走梁奉,苏昊笑着对陈道问道:“陈主事,我怎么觉得这位萧参将对咱不太欢迎啊?咱们来这平虏城,是不是来错了?”

陈道摆摆手道:“边军将领,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对上曲意奉承,这类人的目的,不外乎盼着上面的人能够升他们的官,或者不去追究他们贪赃枉法、克扣军饷之事。另一类就是像萧如熏这种,恃才傲物,觉得自己文武双全,却又明珠蒙尘,所以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像在下这种朝廷的文官。”

“恐怕还有我这种少年得志、猖狂不可一世的奸佞小人吧?”苏昊笑着补充道。

陈道点点头:“改之有此自知之明甚好,甚好。”

说罢,两个人一齐大笑起来。苏昊以20岁不到的年龄就官拜游击将军,的确有些惊世骇俗,但他的职位是靠着自己的才华挣来的,所以也不怕别人的冷眼。萧如熏对他冷淡甚至轻蔑,他并不觉得懊恼,反而觉得萧如熏可笑。陈道对苏昊的经历和才华都十分了解,自然也明白苏昊的心思。

再说萧如熏,打发走了陈道和苏昊一行,见没有什么其他的公务,便换下官服,回到了后宅。夫人杨书兰给他奉上热茶,笑着问道:“夫君面含微笑,可是遇到什么有趣之事?”

杨书兰出身名门,其父杨兆在万历初年曾任蓟辽总督,后来又当了南京兵部尚书。萧如熏原本在杨兆麾下任职,杨兆看中他的才华和军人世家的出身,便把女儿许配给了他。杨书兰虽然是个女子,但才情不逊于须眉,萧如熏的很多政务都会说给杨书兰听,当成夫妻俩平日闲聊的话题。

听到夫人的话,萧如熏笑道:“刚才倒的确遇到一件有趣的事,兵部派了一个主事,陪着一个看上去还不到20岁的游击参将,带着一营兵马到平虏城来,说是住一些时日。我琢磨着,没准是哪个权臣家的子侄,想到边关来混些资历罢了。”

“这种人,夫君以往不是遇上过许多回了吗?夫君不会是又给人家碰了钉子吧?”杨书兰问道。她心里有些诧异的是,以往萧如熏遇到这种事,回到后宅都会很恼火,这一回却面带笑意,莫非有什么异常。

萧如熏道:“我的确是给了他一个钉子,让他莫要猖狂,小心惹着我的边军。你猜他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