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主簿与知县之间的区别,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得清的,反正成了知县之后,只要刘仁之不出差错,还可以继续连任,两届之后,还能申请磨勘,提升品佚,说不定时来运转,可以升迁到汴梁做京官,或者成为某地方知州长官。

这犹如再造之恩,怎么不让刘仁之感激涕零。

“不必如此,以刘主簿的能力,成为一方知县绰绰有余,况且,我只是举荐而已,至于朝廷任命,不是我能左右的。”楚质笑道,有一个当审官院知院的伯父,或许不能凭空任命谁为知县,但是打个招呼,优先照顾,推波助澜还是可以的。

而且以刘仁之的资历,也足以胜任,再加上沾了楚质的光,分了一些开辟盐田的功劳,成为知县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等着补授差遣的官员那么多,如果不是楚质从中出力,那馅饼未必会落到刘仁之头上。

老官油子了,刘仁之怎能不明白此理,才不理会楚质的谦虚,在旁人羡慕,眼热的目光中,继续拜谢连连。

“楚知县真的要回京了?”适时,在衙外看热闹的百姓纷纷涌了进来,七嘴八舌的打听询问:“什么时候起程啊,大伙去送你……”

没有什么期盼你留下来,不要走之类的话,毕竟这个时候的官员也不算刻薄,不会说从来没有遇到过好官,舍不得让楚质离开,免得以后受罪,况且百姓心中纯朴,知道楚质升官了,自然希望他有个好前程。

望着围绕身旁的百姓,楚质心中也有几分感触,自问上任以来,确实做了些事情,但也不敢说全然是惠利百姓,没有丝毫私心,而百姓却真心相待,相互对比,倒是显得自己多了几分功利之心。

深吸口气,楚质扬声说道:“诸位乡亲,楚质羞愧,为官以来,不能尽心为民谋福,有负各位父老之期盼,今日厚颜在此谢过诸位这长时间来的照拂,容忍楚质之懈怠……”

听着楚质谢罪剖析自己,半响,不知从哪个角落传出一个声音:“没有的事,大伙都知道楚知县是个好官……”

“对,没错,大人是清官,不收受钱财。”

“断案公正,为民做主,从不偏帮那些富贵绅翁。”

念及楚质的好处,百姓纷纷赞颂起来,听闻这些质朴的声音,楚质心中感动,眼角也有几分湿意,而一旁的刘仁之却若有所思,好像也有了一些体悟。

第三百九十九章 思念

留了两日,参加一些饯行宴,终于到了起程的时候,才算摆脱杭州士绅的纠缠,但是形形色色的民众却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把岸边码头堵得严严实实的,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

运河之上,水波荡漾,金色的阳光撒在上面,像鱼鳞一样轻轻跳跃,与众人话别许久,楚质才慢慢走上客船,站在甲板上迎风而立,衣带轻拂,飘然犹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