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件事,让当时为上厅行首的李师师极为不满。
后来李师师被徽宗皇帝宠爱,成了禁脔,便不复来丰乐楼献艺。
而封宜奴却另投潘楼,凭借着夷州商人司马静,很快坐稳了潘楼行首之位。李师师退出勾栏,上厅行首重又评选。这一次,封宜奴靠着李师师的大力推荐,挫败了当时丰乐楼推出的行首,一举夺魁,狠狠折了马娘子的脸面,潘楼也趁机压住丰乐楼一头。
随后,丰乐楼捧出了俏枝儿,总算稳住局势。
谁又想到,没过多久俏枝儿被玉尹逼走,令丰乐楼再次元气大伤。
好在这时候马娘子请来了大名府行首冯筝,并得了玉尹《梁祝》的曲子,也算是扬眉吐气。反观潘楼,由于封宜奴要退出勾栏,推出的徐婆惜却不能独当一面,令马娘子更加得意,认为今年开封上厅行首之位,非冯筝莫属,丰乐楼便可以再次压制潘楼。
说起这丰乐楼和潘楼之间的竞争,那可是一言难尽。
似乎从仁宗皇帝开始,将近百年间,两座酒楼便冲突不断……
当得知封宜奴找玉尹做曲词时,马娘子还暗地里嘲笑封宜奴:便省了那几个小钱,找一个屠户作曲词,简直是笑话。
她承认,玉尹乐律确是高明。
同时她也知道,玉尹能作出《登岱》一诗,也算不得白丁。
可是,马娘子太了解玉尹了!
或者说她太了解此前那个玉尹……
也正是这原因,马娘子一面看重玉尹,另一面又瞧不起玉尹。
否则便不会有后来玉尹乔迁时,让白世明过去道贺的事情发生。不过,即便是如此,马娘子也不甚在意。高尧卿也好,朱绚也罢,还有那些个太学生,在她眼中都不成气候。丰乐楼能立足开封百年,也并非没有根基。几个小娃子,马娘子真个看不入眼。便是她知道有柔福帝姬在,也未必会真个上心,了不起便是重重责罚白世明而已。
相反,马娘子也因此对玉尹心生不满,认为玉尹有些狂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