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些日子,长公主也不曾闲着……李大人突然回味过来,归德千岁殿下与他不同,从来就不是嘴炮党,而是十足十的行动党,更是行动力超强的行动党,十来天内摆平吕家不是不可能的。
像她这样的人看到了机遇,怎么可能什么也不干而坐失良机?长公主当然不可能如同无知女人一般当个受他操纵的木偶!
其实反过来,长公主也是这样看待李大人,不然何至于费心思……只听她继续说:“吕家如肯配合,你还用想方设法么?所以不必继续少安毋躁了罢。”
李佑无语,目前他在京师刚刚立足,羽翼不丰。所以意图慢慢筹谋,顺便等待自己势力壮大,面对长公主才能取得更多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不至于彻底沦为打工的。
他便又万分纠结地说道:“如今登闻鼓的事情仍在勘查审理之中,牵绊甚多。所以还是请殿下少安毋躁,不必急于一时,等待风声彻底过去!”
“哦,言之有理,我也是如此想的。”归德长公主点头道,“因而我上了奏疏给圣上,意欲快刀斩乱麻将登闻鼓的事情了结。”
李佑疑道:“你上奏疏作甚?”
千岁殿下诡异地笑了笑,答道:“就是向天子请罪,承认自十一日起,是我先后指使了七人敲击登闻鼓!”
李佑又惊得要跳起来,“你怎么坦然承认了?承担这罪名作甚!”
长公主很无所谓地答道:“这点小事,加了罪名那又能如何。”
李大人一时噎住,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这里是不适用的……天子和太后是天下唯二无论做下什么事都拥有无限制豁免权、绝对不可能被刑罚的人物,归德长公主肯定到不了那个程度,但有个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是没问题的。
熟悉律法的李佑马上就脑补出了对长公主的判罚——住支公主俸三年。抛开扯淡的判罚,那另一方面的后果又有哪些?朝臣将怎么看待此事?
简单想了想,但李大人发现自己的脑子今天似乎很乱,想不清楚。
一直未曾说话的吕家主此时也开口道:“我吕家也要息讼。”
千岁殿下得意道:“如此登闻鼓之事很快便息事宁人、水落石出,所以所以不必继续少安毋躁了罢。银号的事,还是尽快开始的好。”
不等李佑说什么,她又对吕昭节道:“无论是否成功,你敢检举彭阁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