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

大明疯皇 星辰玖 770 字 2023-03-13

好在赈灾的钱粮没白发,这些饥民倒还不至于饿得造反。

队伍来到南门外,两边各出现了几个粥棚,而城门口则是一些衙役和乡勇模样的人在看守,饥民们都在自觉排队,根本没人靠近城墙,场面看上去还是很平和的。

泰昌正想着怎么找个借口去看看饥民们喝的稀饭是稠还是稀呢,王徵突然指着一个粥棚中的老头激动道:“皇上,那就是刘应魁,这下好了,他竟然还在,而且在城外主持粥棚。”

这个的确有点凑巧,不过也不奇怪。

毕竟华阴刘家那是华阴县城里面有数的官宦世家,而县衙里面官吏有限,还各有职司,发放赈灾粮这种事请他们这些有威望的士绅来监督一下很正常。

这有熟人就好办了,泰昌当即招呼一声,下了马车,带着众人往那刘应魁所在的粥棚走去。

刘应魁正指挥着人往新烧开的一锅水里面倒小米呢,一个家丁突然指着粥棚外面说了句什么,他这才抬起头来看了看。

怎么这么多人往他家的粥棚走来呢?

他正好奇呢,王徵已经走上去激动的拱手道:“文和兄,多年未见,一向可好?”

这是?

刘应魁仔细看了看,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惊喜之色,他激动的走上前来,把这王徵的胳膊道:“原来是良甫啊,年前恩师来信还提到你呢,你不是在京城任职吗,怎么跑这里来了?”

猛然间,他好像又意识到什么,连忙拱手道:“哎呀,都忘了,你都是正四品的少詹事了,王大人,失礼失礼。”

王徵不由把着他的胳膊笑道:“文和兄,你开什么玩笑呢,什么失礼不失礼的,你还早比我高中举人呢,那时候我不是天天都在失礼?”

唉,这科举之途真是难于上青天啊!

刘应魁闻言,不由感慨道:“还是良甫贤弟天资聪慧,早早就金榜题名了,为兄惭愧,这辈子就是个举人到头了。”

王徵和刘应魁正叙旧呢,泰昌却是趁机走到正在施粥的大锅旁,伸头往里一看。

这一看,他脸色顿时黑了下来。